潮再起時:百年內港待新生

力报2025-07-30

美國總統特朗普掀起的關稅戰硝煙瀰漫全世界,國際經濟格局隨之瞬息萬變。在當前的貿易變局之下,追溯歷史長河中貿易發展與關稅政策的變遷演進,能更清晰地理解地緣政治瓦解再構建之時,相應變化的貿易規則如何重塑城市命運。而位於中國南海之濱的澳門內港,這片經歷了數百年滄桑變化的港灣,正是東西貿易史中一個獨特而微觀的縮影。它見證了16世紀東西方貿易的黃金時代,承載了數百年漁業的興衰。如今的內港,也在新時代的潮汐波盪下,等待著重煥新生。澳門內港擁有34座碼頭,其中很多歷史悠久,用途以貨運、內河運輸和漁業為主。(Fatou 攝,摘自「 澳門記憶 」文史網)1950年的內港碼頭附近是熱鬧的商業街區。(李玉田攝,澳門攝影學會提供,摘自 「澳門記憶」文史網)

2022年,澳門政府編制的《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正式生效,當中明確指出要規劃建設融入防災、減災、救災元素的的沿岸商業街及水岸公園,提升內港經濟活力,令區內樓宇老舊、長年受水患影響的內港迎來了「改頭換面」的希望。這片充滿故事的昔日良港能否重煥黃金時代的光彩,再現昔日榮景呢?

潮汐塑形:天然良港 帆檣林立

今日澳門的內港,主要指澳門半島西岸,由媽閣廟沿海岸線向北延伸至沙梨頭一帶的天然港灣。其範圍大致從媽閣山腳的媽閣碼頭,經過司打口、新馬路尾,直至康公廟、筷子基一帶。這片水域與珠江口相連,潮汐漲落明顯,昔日水深港闊,是天然的避風良港。

內港的形成,與澳門半島的地理特徵息息相關。澳門半島原是一個由多個小島組成的丘陵地形,經過數百年泥沙沖積和人工填海,逐漸與大陸相連。

內港正是半島與珠海灣仔半島之間形成的狹長水域。其天然屏障和相對平靜的港口條件,使其早在葡萄牙人到來之前,便已是嶺南地區漁民和小型商船的棲息地。

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入居澳門後,內港迅速成為東西方貿易的交匯點,迎來了其最輝煌的「黃金時代」。

此時的澳門,作為連接中國、日本、菲律賓(西班牙殖民地)、印度果阿(葡萄牙殖民地)乃至歐洲的唯一合法轉口港,內港的碼頭上帆檣林立,商賈雲集。

潮起雲湧:東西橋樑 貿易節點

商品,經由內港轉運至日本長崎和菲律賓馬尼拉,再將來自日本銀礦和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的白銀運回澳門,形成了一個以澳門為核心的白銀貿易網絡。內港的碼頭上,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漢語混雜,不同膚色的人們穿梭其中,進行著繁忙的交易。

然而,這份榮景隨著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而逐漸蒙上陰霾。17世紀初,隨著日本江戶時代實施「鎖國」政策,日澳貿易線被迫中斷,對內港的繁榮造成了沉重打擊。此後,雖然菲律賓貿易仍在繼續,但整體貿易額有所下降。葡萄牙人不得不調整貿易策略,將重心更多地轉向與中國內地的絲綢貿易,以及與印度和東南亞的轉口貿易。內港的角色,也隨之從獨一無二的貿易樞紐,轉變為廣州貿易的輔助港和次級轉口中心,但其作為對外貿易門戶的地位依然重要。

19世紀中葉,全球貿易格局再次劇變,西方列強在中國尋求更大的貿易特權。繼英國佔領香港、宣布香港成為零關稅的自由港後,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強行宣佈:澳門內港、氹仔和澳門錨地為自由港,「不論是內河港還是氹仔的海港」一律向其他國家開放貿易。然而,澳葡與清廷關係緊張,華商撤離澳門,反而令澳門一度成為空蕩蕭瑟的港口。19世紀從西望洋山眺望漁船擁簇的內港,一片繁華景象。(利冠棉收藏,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提供,摘自「 澳門記憶 」文史網)

滄海桑田:漁業衰落 外港崛起

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20世紀後半葉,隨著船隻噸位的增大和泥沙淤積問題的加劇,水深較淺的內港已無法滿足現代航運的需求。1960年代後,澳門開始大規模建設深水碼頭和新港口設施——外港碼頭,承擔了絕大部分客運和貨運功能,成為澳門對外交通的主要門戶。

再加上,一度繁盛的漁業也隨著經濟轉型、漁業資源枯竭和漁民轉行而日漸式微。昔日千帆競發的景象不復存在,大部分漁船已遷往更外圍的港口或逐漸退役。內港兩岸的魚欄、修船廠逐漸關閉,許多碼頭和倉庫亦日漸衰敗。曾經人流如織的十月初五街、草堆街榮景不再,難見往日輝煌。

雖然這些內港周邊的街道已不復當年繁華熱鬧,但附近沿海岸線保留的大量歷史建築,如海事博物館、媽閣廟、碼頭舊址等,毫無疑問仍是構成展現澳門歷史文化風貌的重要部分。2023年,繼啟動《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之後,澳門特區政府為推動歷史片區活化工作,加強文化資源轉化利用,使片區發揮牽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作用,推出「內港23號及25號碼頭活化計劃」,並為此組成多部門協同合作的工作團隊——包括文化局、市政署、海事及水務局、交通事務局、土地工務局、治安警察局、消防局等。此項計劃的誕生和推進,說明特區政府鼓勵企業對非博彩元素項目的投入、打造特色文旅觀光地標及開拓更多文旅元素的決心,由此可見在不同行業聯動發展的作用下,內港仍有機會煥發新生,成為一個融合歷史記憶、文化傳承、休閒旅遊與城市更新的重要片區,並幫助提升澳門文化影響力,以此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一基地」的多元文化魅力。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陳炎所著之《澳門在近代海上絲綢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RC文化雜誌》1993年第二季度,澳門文化司署出版)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一火山喷发

2025-07-31

智利因俄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强震发布海啸红色预警

2025-07-31

千岛群岛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7-31

俄堪察加强震引发智利海啸红色预警 沿海民众紧急撤离

2025-07-31

法国与14国联合呼吁承认巴勒斯坦国

2025-07-31

美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3.0%

2025-07-31

中俄将举行“海上联合-2025”军事演习

2025-07-31

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等产品征收50%关税

2025-07-31

美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

2025-07-31

国际原子能机构:扎波罗热核电站辐射水平没有增加

2025-07-31

热点问答|俄堪察加半岛强震影响几何

2025-07-31

特朗普称与韩国达成贸易协议 将对韩征收15%关税

2025-07-31

李在明证实韩美达成贸易协议: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并设造船专用资金

2025-07-31

蔡天鳳碎屍案│前家翁鄺球拖欠印花稅 被入稟追近1.28億元

2025-07-31

男子駛車離開葵涌麗瑤邨商場後失蹤 警籲市民提供消息

2025-07-31

消防救護「快應隊」巡場  三級防護+極速送院 高風險賽事有保障

2025-07-31

(有片)荷里活廣場打造全港首個Peppa Pig主題彈床

2025-07-31

穗港兩地強化藥品及醫療器械監管合作

2025-07-31

19歲青年足球賽事奏唱國歌時背對球場 侮辱國歌罪成下月判刑

2025-07-31

(有片+多圖)阿仙奴為「北倫敦打吡」熱身 高溫無阻球迷啟德追星

2025-07-31

俄羅斯地震│天文台:石壁有約7厘米水位異常 疑由海嘯波引起

2025-07-31

港人外遊如遇海嘯警報 如何應對?

2025-07-31

同性伴侶關係登記草案 反對意見佔多數

2025-07-31

男子裸斃佐敦家中旁有性玩具 重案組接手調查

2025-07-31

陳茂波:正與中央機構研究 放寬內地來港人才調配資金在港買樓

2025-07-31

火焰豬手餐火警│侍應添加酒精突噴火 兩女客灼傷手和臉

2025-07-31

駐香港部隊舉行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8周年招待會

2025-07-31

香港四川社團總會第二屆理事會就職 譚錦球連任創會主席 唐安英連任會長

2025-07-31

澳門圖協赴佛山交流加強灣區文化協同發展

2025-07-31

婦聯樂頤義賣活動傳遞銀齡價值推動社會關注長者促進銀髮經濟

2025-07-31

調查指40%受訪中學生感焦慮籲增加資源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025-07-31

奧斯卡團隊打造橫琴文旅新地標中醫藥文化體驗館開館迎客

2025-07-31

上半年全澳註冊機動車逾25萬輛交通意外共7,331宗按年減4.4%

2025-07-31

團體促清理內港區衛生黑點加強宣傳提升居民防蚊滅蚊意識

2025-07-31

獨留兒童在家風險高意見倡加強宣傳暫托服務

2025-07-31

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召開會議共商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工作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