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日前發生獨留家中幼童墮樓受傷事件,引起公眾對照護兒童問題的關注。有社服機構代表建議,把暫托時間改為以小時計算,簡化服務申請流程,並加強宣傳暫托服務,讓更多雙職家庭知曉。亦有意見指,期望企業在家長突發請假照顧小朋友、調整上班時間等更友善。社服機構代表建議,把暫托時間改為以小時計算,並簡化服務申請流程,協助遭遇緊急情況的雙職家庭照顧幼童。 (資料圖片)
司警早前公布,一名男童被獨自留在家中,因害怕由廚房窗戶墮至馬路,導致頭顱內出血,嚴重受傷。司警調查經調查又發現,受傷男童並非首次被獨留在家,最早一次是上(6)月17 日。事件引起公眾對照護兒童問題的關注。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探討照護兒童。出席節目的婦聯社會服務部副行政主管周錦建表示,家長照顧兒童不容易,即使有大人在家,兒童亦可能因好奇或“百厭”難免受傷,更何況沒有大人在家。他又稱,政府及社團開辦的部份托兒所有提供暫托服務,對處理緊急情況具重要存在意義,建議把暫托時間改為以小時計算,簡化服務申請流程,並加強宣傳暫托服務,讓更多雙職家庭知曉。
防止虐待兒童會護兒中心主任李文靜指出,幼兒處於充滿好奇及喜歡嘗試新事物、模仿大人做事的階段,即使兒童平日有基本自理能力或較乖,獨留在家亦可能會受傷或病發等,風險較多,提醒家長切勿獨留兒童在家。
籲推動家傭參與家庭職技課程
有公眾反映認為,惡劣天氣學校停課對雙職家庭是大挑戰。防止虐待兒童會護兒中心主任李文靜稱,企業的家庭友善政策正處於萌芽階段,期望企業在家長突發請假照顧小朋友、調整上班時間等更友善。她指出,不少雙職家庭會聘請家傭照顧兒童,政府及私人機構陸續開辦照顧長幼、急救等家庭職業技能課程,建議家長安排家傭參加。她又稱,不少家庭未意識到管教子女、情緒等壓力問題,而目前社服機構的活動有助接觸及篩選潛在個案,讓有需要家庭盡快與資源連結。
婦聯社會服務部副行政主管周錦建建議,現有保護兒童的通報機制需要檢視,如何達到及早發現,包括學校、醫院人員意識亦很重要,建議加強宣傳如何通報或求助。對於親職教育與家庭支援,他建議與教育者、家長和團體溝通合作,令資源更深入滲透社群。意見倡家長安排家傭參加由政府及私人機構陸續開辦照顧長幼、急救等家庭職業技能課程。(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