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何以中国·越山向海踏千澜 | 科技,读懂西夏陵文明的“金钥匙”
2025-11-23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贺兰山苍茫如海,西夏陵静卧其下。近日,记者随“何以中国·越山向海踏千澜”网络主题采风活动采访团走进宁夏银川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实地探访、专家解读与前沿科技体验,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亲身感受这片古老遗址在岁月磨洗后焕发的全新生命力。

西夏陵“3号”陵墓。

作为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遗存,西夏陵是那个曾延续近两百年的神秘王朝的无声史书。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壮丽图景,更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从1972年开始的系统考古发掘,让这段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到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其全球价值的至高认可。

步入西夏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重达188公斤的鎏金铜牛静静伫立,其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刻着神秘西夏文的“首领”铜印、残损的碑刻残片,将这些独特的文明符号深深烙印在每位参观者心中。“这些文物就像是‘活化石’,让千年的历史变得可感可知。”采访团成员王学鹏在参观时感慨道。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让遥远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西夏陵博物馆。

如果说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那么科技就是让历史重生的魔术师。“过去,大家可能觉得遗址公园‘只能看、不能互动’。但现在,我们正努力通过科技手段,让沉睡的西夏文明‘活’起来、‘动’起来。”西夏陵景区博物馆馆长师培轶的介绍,在数字体验中心得到了生动印证。当采访团成员马杰戴上VR眼镜,跟随出土文物“妙音鸟”开启地宫奇幻之旅时,他兴奋地表示:“太震撼了!地宫的深邃、建筑的宏伟,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博物馆馆长为采访团讲解西夏文明。

这种创新的体验不仅限于视觉震撼。馆内设置的知识问答闯关交互系统,让参观者在趣味竞答中深化认知。“这样边参观边竞答的形式特别好,让知识变得有趣,收获特别大!”刚刚完成答题的马杰开心地分享道。

博物馆内的文物。

科技的力量更延伸至文物保护的深层领域。早在2019年启动的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已为380件文物完成720度三维数据扫描。如今,无论身在何处,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就能“零距离”欣赏西夏陵残碑上精美的纹饰与俊秀的字体,真切感受这片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

站在贺兰山下,古老陵冢与现代科技正在谱写新的篇章。西夏陵通过“数字西夏”系列体验项目的持续推进,始终坚持“保护为先、活化利用”的原则,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不仅让沉睡的历史苏醒,更让中华文明的故事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传向世界。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国凤 李盎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