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社企公布「21日濕疹逆轉計劃」響應世界濕疹日 逾七成患者症狀改善
2025-09-14 来源:香港文匯網

濕疹問題困擾不少港人,惟特區政府皮膚科新症輪候時間平均需1年10個月,最長更需接近3年。為向患者提供更持續和個人化的支援,本地社企「濕疹教室」與「香港濕疹協會」趁今日(9月14日)為「世界濕疹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公布其「21日濕疹逆轉計劃」的詳細成果。數據顯示,在跨專業團隊指導下,超過七成(73%)患者的濕疹症狀獲得顯著改善。為支援基層,未來2年計劃將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SIE Fund)及樂施會資助下,將為合資格人士提供高達九成的費用減免。

(左起)香港濕疹協會營養學家李健彰、濕疹患者Chester、濕疹教室註冊藥劑師尹惠玲、樂施會項目主任江潮楓。

9歲的Chester自幼受濕疹困擾,他的媽媽曾嘗試多種方法,包括求診中西醫、濕敷,甚至用夏枯草煲水洗澡,但效果均不理想。媽媽坦言,參加計劃是希望能獲得專業指導,以正確方法在短期內看到改善,從而建立長期堅持的信心 。

在發布會上,Chester分享了他的經驗。在計劃期間,他跟隨營養學家設計的個人化餐單,過程並不困難。他學會了在學校拒絕同學分享的零食,午餐帶飯和晚餐也多數在家用餐。在皮膚護理方面,Chester樂於持續使用潤膚膏,因為他覺得「搽完覺得舒服,很快吸收,不會覺得黏笠,痕癢亦隨即減少。」

9歲濕疹患者Chester參與計劃後濕疹大大改善。

數據證成效 症狀與生活品質雙重改善

「21日濕疹逆轉計劃」的成效有嚴謹的數據支持。註冊藥劑師尹惠玲在會上闡述,計劃採用了國際認可的標準作評估。根據「患者濕疹檢測」(POEM)的分數,48名完成者當中有35人(73%)錄得分數下降,病情由中度或嚴重顯著改善至輕度水平,最高改善幅度達20分,顯示濕疹症狀在3星期內已有醫學上的顯著逆轉。

除了症狀改善,作為濕疹管理關鍵的皮膚水分維持方面,亦有69%的患者皮膚水分測量值有明顯提升,有效修復皮膚屏障。團隊指出潤膚膏的正確用量與水分改善呈高度相關,計劃內每位患者平均使用589克潤膚膏,有個案用量更高達1,431克。同時,大部分患者在計劃前幾乎每天都受痕癢困擾,完成計劃後,56%的參加者痕癢指數下降,當中約三分之二的個案達到中度改善。因痕癢導致的睡眠問題亦有紓緩,超過一半(52%)的參加者表示夜間睡眠質素提升。

計劃的成效更延伸至整體生活,根據「皮膚學生活品質指數」(DLQI),69%的患者分數有所進步,反映他們在日常起居、情緒及社交功能上得到改善 。

尹惠玲表示:「只要正確並持續地使用潤膚膏產品,濕疹症狀可大幅減輕。不少患者因擔心用量過多而使用不足,導致皮膚未能有效修復,這正是計劃強調『充足用量』的原因。」

註冊藥劑師尹惠玲與香港濕疹協會營養學家李健彰分享計劃成果。

飲食管理是逆轉濕疹重要一環

香港濕疹協會營養學家李健彰強調,濕疹管理不能單靠外用護理,飲食同樣重要。他指出,高糖飲食、部分食物添加劑及常見致敏原會破壞腸道微生態並誘發炎症,令濕疹惡化。

計劃數據顯示,患者在3星期內的飲食習慣已有明顯改善。例如,每日攝取雪糕、加味乳酪等乳製品的人數比例由44%大幅降至4%;過量攝取糖分的比例亦由三分之一下降至8%,其中更有八人成功完全戒糖。在食品添加劑方面,患者戒食即食麵、薯片等,令每日依賴此類食品的比例由33%降至6%。同時,不少患者增加了蔬果攝入量,令不足一份膳食纖維攝取的比例由44%降至17% 。

此外,數據亦顯示近七成患者的魚類攝取量未達標,未能從飲食中獲得足夠的Omega-3脂肪酸以幫助抗炎。李健彰指出,透過個人化餐單,避免飲食陷阱和誘發因素,能促進腸道健康,真正達致由內而外的長遠修復 。

資助計劃助基層

為讓更多基層患者受惠,「21日濕疹逆轉計劃」在未來2年,獲得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SIE Fund)與樂施會高達九成的資助。市民如欲查詢或申請資助,可透過WhatsApp 90700954聯絡 。濕疹教室強調,基金的支持象徵著社會對濕疹群體的關注。未來將繼續合作,推動以病人為本的教育模式,協助更多基層患者走上「逆轉之路」。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