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北京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教育評議會會長、國史教育中心校長何漢權今日(14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指,國家紀念抗戰不是要記仇恨,更重要是為了銘記歷史,珍視和平,開創未來。他強調,歷史教育須呈現事實,冀望學生銘記歷史,珍視和平以及向前看。
何漢權指,在閱兵前已發通告,呼籲全港學校觀看閱兵儀式,而在閱兵後亦向全港約1,000間中小學發放問卷調查,調查學校有否直播閱兵過程、播放時間、事後跟進教學的內容等,至今共接獲約310多間學校回覆,並指有學校在問卷中表示,會在「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日舉辦及參加教育局舉辦相關紀念活動,認為這些回應都是好的現象。
他指,不要輕視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在學校教育的重要性,這幾年社會與教育局做得不錯,肯踏出很多步,強調向學生講解歷史時,必須呈現事實。他認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歷史教育,要涵蓋五個層面,包括必須建基於真實的「史實」;其次是從事實講道理;第三是「感受」; 第四是要有邏輯辯證;第五是向前看。

無論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同學、老師及教育局等,都要有良知及良心,對這14年抗日戰爭的歷史,毫不含糊、毫不妥協,同時必須明確珍視和平,不容許再有違反人類的侵略行為發生,「我們希望學生記得歷史、重視和平、緬懷英烈、開創未來。我們一定要擺事實在前面,不要明明是『黑』,你說成『白』,『白』你說成『黑』。好像日本一樣、歐盟一樣強行扭曲,要將事實排第一位。」
日本在九三閱兵前指稱中國過於聚焦歷史,又呼籲各國不要到訪中國參與相關活動。何漢權指,日本的說法是無恥之恥,刻意忘記歷史,「如果用我學習歷史的角度,(日本的說法)這是無恥之恥,他(日本)不知道羞恥是甚麼一回事,為甚麼要這樣說?中國14年的抗戰,從『九一八』至1945年抗日戰爭,第一次全面勝利,這14年中,可形容是波瀾壯闊、但犧牲慘烈的全民抗日戰爭。對於這個抗日戰爭,是我們敢於對侵略說不,我們透過這場戰爭凝聚民族團結。」
他強調,若不認識及銘記歷史,便永遠都不能夠維護世界和平,任何曾侵略他國的國家都應正視侵略歷史,而中國紀念任何侵略事件並非記住仇恨,而是珍視和平。而閱兵其中一部分意義是讓後代銘記歷史,站在中國人角度,「絕對不容許、絕不原諒日本軍國主義所造成的種種惡行」,不原諒正是為了重視和平,不容許歷史重演,但這與對日本平民的態度應是分開處理的,相信許多日本人都是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