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截至今日(14日)下午5時,再錄得一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熱的輸入個案。事主為一名居住東涌的45歲女子,曾於本月6日到訪廣東省江門市,期間有被蚊叮咬。她由本月11日起發燒、關節痛和出現皮疹,同日前往江門當地的醫院求醫,翌日回港,並於本月13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獲安排入院在無蚊環境下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醫院管理局的化驗結果顯示她的血液樣本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反應。
中抋指,與女事主於本月6日同行到江門的4名人士,以及病人的另一名家居接觸者(沒有同行到江門市),現時都沒有出現病徵,全部正接受醫學監察。由於女事主於潛伏期曾身處江門市,中心認為她是在外遊期間受到感染,均屬輸入個案。中心會繼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已把個案通報廣東省衞生當局。
本港今年至今已累計錄得17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全部屬輸入個案。本港在2016至2019年每年錄得介乎1至11宗輸入個案。
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的資訊,過去一周(9月7日至13日)廣東省新增201宗基孔肯雅熱個案,與過去兩周分別178宗(8月31日至9月6日)及225宗(8月24日至30日)相若。全部均為輕症病例,沒有嚴重或死亡個案。
今年1月至7月,全球16個國家/地區共錄得超過24萬宗病例,當中約90宗為死亡個案。亞洲方面,2025年印度及印度尼西亞分別錄得超過3.2萬宗及1.7萬宗病例,其他錄得病例的地區包括內地、孟加拉國及斯里蘭卡等。雖然廣東省基孔肯雅熱的情況在8月下旬起已受到控制,每日只有零星新增個案,但現時全球多國仍爆發基孔肯雅熱,市民外遊前必須注意當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