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姬文風)香港近年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無人機於多個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然而,複雜城市環境下的飛行可靠性、氣象地形制約等問題,始終制約著行業規模化發展。為此,多家機構聯合推動「無人機起飛可靠指數」項目,將構建全球首個融合「星-空-地-機-規」多維資料的動態風險評估指數模型,為無人機飛行提供高精度的風險評估,並建立相關行業安全標準與可靠性評估體系,為香港打造智慧城市提供新動能。
「無人機起飛可靠指數」項目由大漠大、X Social Group, 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中國聯通(香港)創新研究院、香港電訊等機構聯合推動,已通過香港特區政府沙盒資質審核,並選定堅尼地城招商局貨倉碼頭作為試驗基地。
項目致力構建全球首個融合衛星、氣象、地形、電磁、即時飛行資料及無人機規格的動態風險評估指數模型,實現對低空飛行環境的全面、精準感知,為無人機飛行提供高精度的風險評估。

此外,項目將建立一套國際認證體系,為運營商、製造商、保險公司提供權威安全依據,並推出「資料+認證+保險」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運營安全性、降低風險,並為保險公司提供科學合理的定價依據,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鏈的協同發展。項目並會主導制定《大灣區無人機運行安全評估標準框架》,推動「無人機起飛可靠指數」核心模組納入國際標準,增強香港在國際低空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項目啟動禮上周四(11日)在招商局碼頭舉行。立法會議員、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於活動中表示,在香港樓宇密集、空域複雜的城市環境,無人機運營最大的挑戰不單是「飛行」,更是「起降環節」,起飛可靠指數的誕生,正是針對這個核心痛點而來,旨在徹底擺脫「起飛環境資訊不足」的傳統困境。她並期望通過項目,能為世界提供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香港方案」,以體現香港對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