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控核聚变迈入规模化应用 核能产业百花齐放成为万亿级经济撬动点

央视网2025-11-27

央视网消息:电影《流浪地球》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人类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这些发动机依靠的就是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让大家对核聚变、“行星发动机”等核能应用的未来图景充满向往。

“硬核”跨越 打开核能应用新图景

让聚变能推动星球旅行现在可能为时尚早,但是点亮一盏灯却大有希望。在安徽合肥,就有一个酷似“行星发动机”的装置正在建设。

这里是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正在加速建设中,目前已经进入总装阶段。与此同时,超导磁体、加热等关键系统也正在加紧研制。它的目标是要在地球上实现“用核聚变能点亮第一盏灯”。

BEST又被称为“人造太阳”,其实是在地球上创造类似太阳内部的环境,模拟它发光发热的过程,也就是核聚变反应,并让这种反应持续稳定运行。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陈肇玺介绍,未来,装置主机就会安放在这里边。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就会在里边的最中心产生,然后聚变反应就能够发生。目前,地球上很难有一个材料能耐受住这么高的温度,首先产生一个非常高的真空环境,然后利用一个很多超导磁体产生的“磁笼”,把等离子体很好地约束在里面,实现安全运行。相当于是给这个“人造太阳”做了一层隔热,它在笼子里面持续发热。

工程师介绍,整个实验装置由数百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重量达6000吨。按计划,它将于2027年基本建成,之后将在世界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为聚变能发电商业化应用提供关键数据。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工程师蔡其敏介绍,在“十四五”期间,合肥科学岛的EAST(东方超环)装置上面突破了亿度千秒的大关,也是推动核聚变研究从基础的实验领域转向了工程化的建设。这里是这个装置的预装大厅,目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之所以这么紧迫地在施工,因为目标非常清晰,在“十五五”期间,能够把这个聚变演示发电出。国家已经把核聚变能作为未来产业,带领着聚变界能够去布局相关的产业链,真真正正把聚变从一个原始基础研究推向整个全面社会化的领域平台。

作为清洁能源,核能发电一直是我国探索的方向。“十四五”期间,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也取得突破。在山东荣成,全球首座投入商业运营的第四代核电站,目前已累计安全稳定运行近万小时。电站的核心建筑是核岛,核反应堆就在里面。经过一系列报备和安检,记者进到了核岛内部。

记者换了一身装束全副武装进到了核心区域,黄色圆柱体内就是核反应堆,此时此刻这里正在进行着核反应。记者离它这么近,会不会有核辐射?测量仪上面显示的数字是0,这就意味着记者身处的环境的核辐射剂量是0,甚至比外面自然环境的核辐射还要低。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运行部副主任张宜金介绍,他在这工作已经10多年了,一共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就相当于拍了一次X光。给反应堆提供能量的就是燃料球,每个反应堆里边有大概43万这样的小球,它能承受162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反应堆正常运行的时候最高温度可能在1000摄氏度左右,所以说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安全性。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核岛1.5万多台(套)设备中,有2200台(套)为国内首台(套),世界首创型设备超过660台,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常重喜表示,“十五五”期间,国产化率争取能提高到百分之百,同时提升整体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他们还会再做进一步的研究,让大国重器发挥更大的效能和作用。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在运、在建以及核准待建核电规模世界第一,核电技术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探索未来能源 核能产业加速布局

从当下持续升级的能源转型到探索前瞻性的未来科技,我国在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世界的跨越。眼下,这一产业正加速布局、百花齐放。

据了解,聚变能源作为未来能源中最具潜力的形态,不仅是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初创团队都在争相竞逐这一新赛道。

在河北省紧凑型聚变重点实验室,这个由龙头能源企业主导的可控核聚变实验正在紧张进行。

在四川成都这个产业园的厂房内,由初创团队设计的一套核聚变研发装置样机已经搭建完成。

眼下,不少地方也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无线电所副所长李艺铭介绍,可控核聚变发展呈现出资本加速和科学验证进入到工程化早起的验证阶段,已经逐渐形成由上海、安徽和四川为核心布局,河北、浙江等地也都在布局可控核聚变。

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以来,核聚变赛道一级市场融资超百亿元,体现出市场对“十五五”期间核聚变产业链成型、产业体系完善和应用场景突破的良好预期。

李艺铭表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可控核聚变发展从示范走向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有望激活万亿级市场空间。我国现在已经与全球超过50个国家及140余家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可控核聚变正在成为我国践行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一个重要合作点。

新时代的中国军控、裁军与防扩散

2025-11-27

工信部:我国消费品供给已进入优质优价新发展阶段

2025-11-27

工信部:将持续推进互联网应用及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

2025-11-27

文旅部:将从供需两端发力 支持优质文旅产品上新等

2025-11-27

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有哪些?工信部回应

2025-11-27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手机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合规指导

2025-11-27

从金融“敢贷愿贷”到政策“精准滴灌” “园丁式”服务让科创企业焕发强劲活力

2025-11-27

我国可控核聚变迈入规模化应用 核能产业百花齐放成为万亿级经济撬动点

2025-11-27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打造创新应用场景 智能建造交出亮眼新答卷

2025-11-27

政策“组合拳”接地气惠企利民 以创新增活力让企业群众可感可及

2025-11-27

把“未来产业”提前布局到千亿级赛道 “数”读经济向“新”攀高背后的科创含量

2025-11-27

“中国好人”特别节目:礼赞身边好人 汇聚奋进力量

2025-11-27

独特“找北”之旅吸引国内外游客踏雪北上 “创新服务+核心优势”带火周边经济

2025-11-27

利好政策强底气!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投资中国空间巨大

2025-11-27

香港社会福利署:全力为受火灾影响的民众提供帮助

2025-11-27

香港特区政府安排巡查全港正进行大型维修的屋苑

2025-11-27

“临古见真——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展”在深圳开幕

2025-11-27

香港大埔火灾已致55人遇难

2025-11-27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30万人口小县,如何打造千亿级工业强县?

2025-11-27

新征程·新蓝图丨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2025-11-27

财经聚焦丨“流量”更好变“留量” 小票根何以撬动大消费

2025-11-27

大型养殖工船到深海“牧渔”(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2025-11-27

戈壁的光、草原的风、远方的水 这样成为供暖的电

2025-11-27

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5-11-27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27

以“雪”为令细化服务保畅通 多地除冰除雪护航百姓平安出行

2025-11-27

59502.9亿元、1.9%,增长!透过数据看工业新增长点多 企业效益结构优化

2025-11-27

国防部:日方给自己招事惹事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2025-11-27

外交部: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2025-11-27

国防部: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为两军关系增添积极因素

2025-11-27

外交部:中方绝不接受日方的自说自话

2025-11-27

是否有中国公民在泰国洪涝灾害中伤亡?外交部回应

2025-11-27

外交部:再次敦促日方切实反思纠错 立即收回错误言论

2025-11-27

外交部:中国始终建设性参与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

2025-11-27

国家发改委:今年安排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459个“硬投资”项目

2025-11-27

国防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再为祸人间

20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