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古见真——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展”在深圳博物馆举办。展览共展出故宫博物院藏101件古书画现代摹本,涵盖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导引图》、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宋代李嵩《货郎图》等诸多名迹的摹本,以三个章节系统呈现中国古书画临摹复制的精湛技艺与传承脉络。

故宫博物院文保修复部书画临摹组组长 巨建伟:这幅作品是我师傅郭文林先生他生前临摹的宋徽宗的《听琴图》。徽宗的画,画面的饱和度很高,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在用色上都达到了非常成熟的一个艺术标准,画面上面的题字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瘦金体它的线很长,书写速度又相对要快,我们在双勾填墨的技法下,完成对它气韵的流动表现,是有难度的,也是要先进行一个深度的解读才能把这种气息画出来。

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重要学习方式和传承手段。故宫博物院书画临摹组自金仲虞、冯忠莲等先生奠基,至今已培养四代传人。他们在师承制的有序传承基础上,以科技介入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新思路,摹制了《清明上河图》等两百余件珍品。众多摹本已被作为文物入库收藏,为传统书画艺术及临摹技艺的传承与弘扬作出了贡献。

巨建伟:我们作为临摹工作者,其实更核心的工作是需要把这些最传统的绘画技法传承下来,为我们学术研究以及技法研究做更多的基础性的工作。这也是我们文物活化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本次展览以“沉浸+互动+对话”的形式创新古书画观展体验,入口处环绕投影配合音乐,动态展示古画与技艺,引导观众沉浸其中。展区内还特别设置了可触摸的绢布互动装置,让观众近距离感知传统书画材质的独特质感,并引发对文化传承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