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聚焦丨“流量”更好变“留量” 小票根何以撬动大消费

新华社2025-11-27

全运会观赛之余,观众在大湾区来场说走就走的城市漫步;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超”)球迷在比赛后涌向当地特色美食店;上海演唱会散场后,观众凭票在咖啡店品尝赠饮并小聚……

近期,类似场景在多地频频上演。消费者在赛事或演出结束后,并不急着离开,而是沿着票根延伸的路径继续体验城市,小小票根成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

小小票根延伸消费链条

不久前,从江西赶来观看全运会赛事的程女士打卡了广州多个地标,还特别游览了广州动物园,因为持赛事票观众可免门票入园。这趟广东行,她因优惠政策省了不少钱。

全运会期间,广东共有100余家4A级以上景区推出凭票免票、折扣入园等政策。

11月20日,一名观众在全运会棒球比赛现场展示自己的票根。新华社记者霍思颖 摄

受赛事活动、票根政策等提振,赛事举办地相关消费增长显著。抖音生活数据显示,全运会开幕首周,广州、深圳餐饮消费同比均增长140%以上。

“川超”同样火热。来自凉山的球迷罗伟随队到乐山“远征”,一边看球一边品尝本地甜皮鸭等特色美食。“我们不仅可以为自己的球队呐喊助威,拿着门票还能打折,品尝美味,游览美景。”他说。

据统计,“川超”分区赛期间,在一系列配套政策带动下,乐山主城区接待游客44.21万人次,同比增长24%。

“川超”乐山“味道非常队”主场馆外,“嘉州美市”人头攒动。(受访者供图)

11月,上海体育场举办多场五月天演唱会,其所在的上海市徐汇区推出“票根+”等多重优惠活动。除了餐厅、酒店、购物等场景支持不同程度的凭票折扣,区内部分餐厅、商店还相应延长了营业时间。

体育赛事、演唱会、展会、热门电影……各地以“票根经济”为突破口,将一张张小小票根转化为“全城消费通行证”。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楚湘华说,消费者因一张门票来到城市,又顺势把消费延展到更多地点,城市生活的丰富度和消费体验被票根串联起来。

多方共赢催热“票根经济”

近期正在上映中的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呈现了多种上海老字号美食,除了菜肉馄饨,还有光明牛奶、正广和汽水、国际饭店蝴蝶酥等。

上海阿姨王双凤和朋友看完电影,凭票根在附近的新雅食品天钥桥路汇联商厦店以折扣价格购买了半成品鲜肉荠菜馅和排骨年糕。“回家就给老伴烧一顿美味!”她笑着说。

上海市徐汇区一家馄饨店门口张贴的电影海报和凭票根打折信息(2025年1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陈爱平 摄

专家认为,票根天然具备“时间+地点”双重绑定效应,能精准聚集高意愿消费群体,票根附带的优惠权益带动衍生需求,拉长消费链条,实现从引流到转化的闭环。

球迷跨城观赛便是这种绑定效应的最佳写照,成都球迷李先生跟随球队游览了遂宁、广安、南充、达州、巴中等地。

而每场“川超”比赛结束,四川达州城区的多家“达县米线”店就挤满了顾客。一家“达县米线”店老板介绍说,球迷凭票根可以享受“球迷套餐”,品尝当地特色米线,“比赛日客流量是平常的六七倍”。

11月8日,“川超专列”C4074次列车载着约1200名球迷从南充奔赴达州。(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各地正愈发重视“票根经济”,让赛事、演出与文旅消费形成自然延展。“票根经济”利用需求价格弹性放大消费总量,激活交通、零售、住宿等多个链条,促成多方共赢,放大了整体经济效益。

让“流量”更好变“留量”

目前,“票根经济”也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内容同质化、缺乏文化内涵、创新动力不足、政策协同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票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发挥好票根作用,让“流量”更好变“留量”,票根项目本身吸引力至关重要,丰富和优化内容供给是重中之重。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吴延年认为,“票根经济”的核心是优质活动带来的自然消费外延,建议各地持续聚焦打造优质内容,用高质量的演艺作品、有吸引力的体育赛事或展览等留住消费者。

11月20日,游客在广州一家餐厅内用餐,一旁的电视正转播全运会比赛。新华社记者洪泽华 摄

加强空间联动、业态融合、区域协同,是更好发挥票根长尾效应的“催化剂”。

在这方面,各地也正在进行一些积极探索。在大湾区,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实现了“凭全运会票证享公交、景区、餐饮联动”;“川超”比赛期间,广元市积极探索“体育+”融合发展新路径;上海探索在演出、活动期间延长部分餐厅、商店运营时间,推出限时接驳巴士线路,将观众引流至多个商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建议,各地可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和城市特性,创新“票根+”模式,将不同界别的商户纳入其中,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消费路径;同时,推动跨城市票根互认,扩大消费半径。

技术赋能可进一步提高票根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全运会期间,观众可凭电子票根,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免费体验数百种新奇产品。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叶胥建议,下一步,可结合电子票根,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强化业态整合的针对性,提升消费体验,让票根带来的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记者洪泽华、陈爱平、胡旭)

新时代的中国军控、裁军与防扩散

2025-11-27

工信部:我国消费品供给已进入优质优价新发展阶段

2025-11-27

工信部:将持续推进互联网应用及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

2025-11-27

文旅部:将从供需两端发力 支持优质文旅产品上新等

2025-11-27

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有哪些?工信部回应

2025-11-27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手机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合规指导

2025-11-27

从金融“敢贷愿贷”到政策“精准滴灌” “园丁式”服务让科创企业焕发强劲活力

2025-11-27

我国可控核聚变迈入规模化应用 核能产业百花齐放成为万亿级经济撬动点

2025-11-27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打造创新应用场景 智能建造交出亮眼新答卷

2025-11-27

政策“组合拳”接地气惠企利民 以创新增活力让企业群众可感可及

2025-11-27

把“未来产业”提前布局到千亿级赛道 “数”读经济向“新”攀高背后的科创含量

2025-11-27

“中国好人”特别节目:礼赞身边好人 汇聚奋进力量

2025-11-27

独特“找北”之旅吸引国内外游客踏雪北上 “创新服务+核心优势”带火周边经济

2025-11-27

利好政策强底气!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投资中国空间巨大

2025-11-27

香港社会福利署:全力为受火灾影响的民众提供帮助

2025-11-27

香港特区政府安排巡查全港正进行大型维修的屋苑

2025-11-27

“临古见真——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展”在深圳开幕

2025-11-27

香港大埔火灾已致55人遇难

2025-11-27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30万人口小县,如何打造千亿级工业强县?

2025-11-27

新征程·新蓝图丨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2025-11-27

财经聚焦丨“流量”更好变“留量” 小票根何以撬动大消费

2025-11-27

大型养殖工船到深海“牧渔”(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2025-11-27

戈壁的光、草原的风、远方的水 这样成为供暖的电

2025-11-27

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5-11-27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27

以“雪”为令细化服务保畅通 多地除冰除雪护航百姓平安出行

2025-11-27

59502.9亿元、1.9%,增长!透过数据看工业新增长点多 企业效益结构优化

2025-11-27

国防部:日方给自己招事惹事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2025-11-27

外交部: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2025-11-27

国防部: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为两军关系增添积极因素

2025-11-27

外交部:中方绝不接受日方的自说自话

2025-11-27

是否有中国公民在泰国洪涝灾害中伤亡?外交部回应

2025-11-27

外交部:再次敦促日方切实反思纠错 立即收回错误言论

2025-11-27

外交部:中国始终建设性参与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

2025-11-27

国家发改委:今年安排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459个“硬投资”项目

2025-11-27

国防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再为祸人间

20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