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产聪明、消费满意、循环顺畅 技术赋能延伸至消费全流程价值创造

央视网2025-11-27

央视网消息: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六部门对外发布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将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

新发布的《方案》从拓展增量、深挖存量、细分市场、场景赋能和优化环境5方面部署了19项重点任务。其中,在拓展增量方面,将加速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包括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广高效响应制造新模式、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等。深挖存量方面,将扩大特色和新型产品供给,包括促进绿色产品扩容迭代、推动农村消费品提质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和运动产品、推动健康产品创新发展、扩大历史经典名品影响力、拓展多元兴趣消费供给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琛伟表示,突出强调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让跨行业、跨领域的各类技术在同一个具体场景中得以深度融合。这种新场景一经产生,就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吸引消费者到新场景进行消费体验。应该说,这一文件的落地实施,有望切实解决供需两端的结构性错配问题。

《方案》提到,2027年要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内容覆盖了老年用品、智能网联汽车、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婴童用品等多个产业。业内专家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加速渗透,正推动生产端柔性升级与消费端需求精准对接,释放出新的消费潜力。

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所轻纺研究室副主任于娟表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数字化设计等工具实现从标准化生产到个性化定制的柔性转型,快速响应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外观、场景适配的差异化诉求。同时,以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为载体,拓展产品、服务、场景的增值空间,让技术赋能延伸至消费全流程的价值创造。央视财经评论:生产端更聪明 消费端更满意 循环更顺畅

《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释放哪些新内涵?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邢伟表示,这个方案应该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个印发的关于促消费的政策文件。通俗一点讲,《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市场上卖的东西,正好是老百姓想买、爱买并且买得舒心的东西。从内容上看,这个方案不是一份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政策,而是一份“精准滴灌”式的系统变革。它要求企业从制造商向用户需求解决商转型,推动市场从粗放铺货向场景化、体验式升级。同时,也要求政府为消费创造一个更透明、更便利、更活力的软环境。《方案》分别提出了2027年和2030年的目标,其中,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高品质消费品,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格局基本形成。应该说,这个目标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也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方案》从5个方面来增强消费品的供需适配性,包括拓展增量、深挖存量、细分市场、场景赋能、优化环境。这5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生态系统,共同推动消费品供给结构的优化,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通过增强供需适配性来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央视财经评论:供需适配更注重精细化和前瞻性

在当下为何要强调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有哪些新观察?

财经评论员杨富江表示,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列为今年经济重点任务。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显示消费成为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与供需适配相对的就是供需错配,这个《方案》精准着眼并着手解决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结构性错配,低端供给过剩与优质供给短缺并存。比如服装行业,企业习惯按季节批量生产,却忽视消费者对“快时尚、定制化”的需求,一边是库存积压,一边是爆款缺货。

二是响应滞后,企业对消费趋势洞察不足,没有能跟上品质化、绿色化消费步伐,导致好产品难触达、需求点难满足等问题。因此,增强适配性也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是精细化适配,针对不同年龄、地域、兴趣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提供特色化、定制化产品。推动供给体系从传统的“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转向“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现代化模式。这不仅是工作思路的转变,更是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深化理解。

二是前瞻性适配,打破了传统重刺激、轻适配的政策惯性,用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形成良性循环,这既是释放消费潜力的现实抓手,也是畅通经济循环、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关键举措。

新时代的中国军控、裁军与防扩散

2025-11-27

工信部:我国消费品供给已进入优质优价新发展阶段

2025-11-27

工信部:将持续推进互联网应用及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

2025-11-27

文旅部:将从供需两端发力 支持优质文旅产品上新等

2025-11-27

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有哪些?工信部回应

2025-11-27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手机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合规指导

2025-11-27

从金融“敢贷愿贷”到政策“精准滴灌” “园丁式”服务让科创企业焕发强劲活力

2025-11-27

我国可控核聚变迈入规模化应用 核能产业百花齐放成为万亿级经济撬动点

2025-11-27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打造创新应用场景 智能建造交出亮眼新答卷

2025-11-27

政策“组合拳”接地气惠企利民 以创新增活力让企业群众可感可及

2025-11-27

把“未来产业”提前布局到千亿级赛道 “数”读经济向“新”攀高背后的科创含量

2025-11-27

“中国好人”特别节目:礼赞身边好人 汇聚奋进力量

2025-11-27

独特“找北”之旅吸引国内外游客踏雪北上 “创新服务+核心优势”带火周边经济

2025-11-27

利好政策强底气!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投资中国空间巨大

2025-11-27

香港社会福利署:全力为受火灾影响的民众提供帮助

2025-11-27

香港特区政府安排巡查全港正进行大型维修的屋苑

2025-11-27

“临古见真——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展”在深圳开幕

2025-11-27

香港大埔火灾已致55人遇难

2025-11-27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30万人口小县,如何打造千亿级工业强县?

2025-11-27

新征程·新蓝图丨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2025-11-27

财经聚焦丨“流量”更好变“留量” 小票根何以撬动大消费

2025-11-27

大型养殖工船到深海“牧渔”(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2025-11-27

戈壁的光、草原的风、远方的水 这样成为供暖的电

2025-11-27

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5-11-27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27

以“雪”为令细化服务保畅通 多地除冰除雪护航百姓平安出行

2025-11-27

59502.9亿元、1.9%,增长!透过数据看工业新增长点多 企业效益结构优化

2025-11-27

国防部:日方给自己招事惹事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2025-11-27

外交部: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2025-11-27

国防部: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为两军关系增添积极因素

2025-11-27

外交部:中方绝不接受日方的自说自话

2025-11-27

是否有中国公民在泰国洪涝灾害中伤亡?外交部回应

2025-11-27

外交部:再次敦促日方切实反思纠错 立即收回错误言论

2025-11-27

外交部:中国始终建设性参与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

2025-11-27

国家发改委:今年安排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459个“硬投资”项目

2025-11-27

国防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再为祸人间

20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