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进入冬季,太湖成为不少越冬候鸟的乐园,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



近日,5000多只凤头潜鸭、8800多只罗纹鸭陆续抵达苏州,数量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时,大批红嘴鸥也来到苏州太湖,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位于苏州吴中区光福镇的冲山岛灯塔,是当地观鸟打卡的核心地标,长堤沿途设有4处打卡点与6座观鸟台。除了标志性的景观灯塔,太湖上的交通航线备受青睐,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生态之美。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曾因周边产业扩张和人类活动干扰,遭遇水质下降、湿地萎缩、候鸟减少的困境。为守护太湖,苏州启动太湖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控源截污、生态清淤、湿地修复等一系列重点项目,逐步为水生生物和候鸟重建了适宜的家园。

2024年,仅苏州吴中区5个监测区观测到的白骨顶、罗纹鸭等候鸟数量就接近7.5万只,加上其他区域的候鸟种群,越冬候鸟总量超过10万只,其中包括小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苏苏州:太湖候鸟引客来 生态美景带火消费
如今,在太湖,候鸟翩跹而至,呈现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这也成了带动周边消费的“流量密码”。

下午4时左右,太湖畔的一家咖啡店内消费者络绎不绝。临湖露台上,游客们一边品尝咖啡,一边用手机拍摄美景。

随着观鸟热潮兴起,店里的客流量较平日增长两三倍,单日最多时有六七百人前来喝咖啡、赏湖景。

咖啡店店长吴曼丽介绍,周中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可能五六千元,但是现在候鸟来了,正常工作日能达到一万多元,周末能达到两三万元以上。



为吸引年轻游客和观鸟爱好者,不少商家还特别推出了围炉煮茶、桂花拿铁等季节限定的特色产品。和咖啡店一样,观鸟季开启后,太湖周边的民宿、酒店也迎来客流高峰。民宿负责人严逸飞表示,过来观鸟的游客非常多,每到周末这房间都爆满,供不应求,一般要提前要半个月左右才能订到房间。

民宿负责人介绍,以往客源多来自长三角地区。如今,北京、广东、重庆等地的游客也会专程前来观赏太湖的自然风光。为了让游客快速了解候鸟,当地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新办法。江苏苏州太湖生态岛民宿协会会长张苏荣介绍,后期他们会联合一些苏州市的鸟类专家,为岛上游客做一些鸟类科普知识,做一些鸟类打卡的景点布置,让游客更好接触人文、自然。

据了解,2025年太湖观鸟季将持续到2026年2月份。在此期间,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1000多家民宿、酒店的营业额预计较2024年同期将增长10%以上。



民宿负责人庞洁表示,秋冬季节,叶山岛推出各种类型的私汤房间,也是为了迎合大家的需求。为游客打造时令菜品,茨菇,还有板栗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