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翔集绘生态新篇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现迁徙路上的“中国温度”

央视网2025-10-29

央视网消息:为全面加强我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和修复工作,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编制的《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发布。在途经中国的4条主要迁飞通道中筛选出821处候鸟关键栖息地,明确每处区域的责任单位、保护目标和修复措施。《计划》提出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地面监测站等手段,实时掌握候鸟种群动态和栖息地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体现了迁徙路上的“中国温度”。

据了解,内蒙古有67处鸟类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多年来,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栖息地质量持续提升,候鸟种群恢复成效显著。2025年1月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越冬水鸟达16万只,仅赤麻鸭越冬种群就有13.2万只,占全球总数60%以上;灰鹤数量有2600余只,还首次记录到白头鹤、夜鹭越冬的踪迹。呼伦湖保护区鸿雁数量从2013年不足600只增至2025年2万只以上。目前该保护区记录鸟类达3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5种。图牧吉保护区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4种,大鸨、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的数量稳步增长。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准备南迁

地处内蒙古东部的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的重要栖息地。金秋十月候鸟南迁,数以万计的候鸟此时正在那里停歇觅食,为即将开始的南迁做准备。

跟随镜头,我们来到了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观鸟平台上,这里也是保护区的最高点,站在这里可以清晰俯瞰保护区的全貌。此时距离这里几公里外的湿地里就停留着大量迁徙候鸟,这些候鸟是鸿雁和豆雁,它们属于雁鸭类,喜欢大规模地扎堆集群。

从9月下旬开始,图牧吉保护区便陆续迎来了南迁候鸟,目前数量正逐渐上升。这段时间记者也拍摄到了很多漂亮的候鸟画面,一起来欣赏一下。

图牧吉国家级保护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是大兴安岭林地与松嫩平原以及内蒙古草原三者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河湖众多、水草丰茂的特点,为迁徙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稳定的栖息环境。

每年从这里过往的迁徙候鸟种类达到300多种,其中就包括白鹤、灰鹤、东方白鹳等这些珍稀濒危鸟类。除此之外,这里还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的繁育地,因此图牧吉也有着“中国大鸨之乡”的美誉。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114万亩,其中有27万亩的草原和34万亩的湿地,是迁徙候鸟最重要的停歇地。

但过去受干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图牧吉自然保护区也出现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的情况。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实施了“引绰济图”工程,就是把内蒙古第二大河流绰尔河的水引流到图牧吉,“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图牧吉生态补水超1.2亿立方米,通过持续的生态补水,为候鸟栖息生活创造了条件。

此外“十四五”期间,当地还实施了全面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渔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举措,草原植被盖度从过去的71%提升到了75%,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让候鸟们大量光临,目前保护区内检测到的白鹤种群数量达到3880只,大鸨数量从过去的207只增加到如今的将近280只。

这几天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到访,图牧吉保护区的气温越来越低,这也意味着候鸟又要踏上新的迁徙之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是对保护区加强了巡逻管护,大家共同努力,让候鸟们能够在安心停留,最终平安抵达越冬地。

内蒙古:鸟浪翻涌鹤群舞 生态美景入画来

作为国家重要湿地的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的关键节点。眼下,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补给,科研人员监测到多种鹤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鹤等种群数量较往年稳步增长,湿地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黄金驿站”。

在保护区核心区域的一处湿地内,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大鸨的身影随处可见,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天鹅、鸿雁则成群结队地在浅滩栖息,时而群鸟形成壮观的“鸟浪”,在天空中变换队形,为静谧的湿地增添了灵动生机。

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张振华称:“目前,我们在保护区内监测到了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等41种3万余只候鸟,它们从9月下旬到我们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的阿林湖、蒙古店湿地及周边庄稼地里栖息觅食,大约停留50天左右南迁至越冬地。”

浅滩之上,一个由七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组成的家族群正悠闲觅食。两只雏鸟紧紧跟随它们的父母,尽显生命的稚嫩与活力。

丹顶鹤成年体长约1.5米,洁白羽衣搭配黑色飞羽与修长腿脚,头顶的朱红区宛如一顶“红冠”,更是其标志性特征。据介绍,丹顶鹤对栖息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偏爱开阔的沼泽、湖泊等湿地地带,主要以湿地中的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为食,也会取食水生植物的根茎、果实和种子。迁徙季节,多个丹顶鹤家族还会集结成数十只的大群体共同飞行,抵达觅食地后,它们仍保持着小群体的分散状态,这样既能保障群体安全,又能避免因争夺食物产生冲突。

在保护区周边的一片玉米田中,数百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悠然漫步,或梳理洁白的羽毛,或啄食散落的玉米粒,金黄田野与白色鹤群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秋日生态美景。

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19587公顷,以科尔沁草原、榆杏疏林景观、鹤鹳类等珍禽及其栖息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其中湿地面积达17999.82公顷,为候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停歇和繁殖场所。目前6种鹤类保持稳定,数量更呈现逐年增加的良好态势。

国家外汇局推出3方面9条政策措施服务跨境贸易

2025-10-29

多场景联动打造“赏秋游”沉浸式新体验 “秋日经济”带火文旅消费新实践

2025-10-29

深圳湾口岸推出多项便利化措施 为十五运会提供“安全+高效+顺畅”通行体验

2025-10-29

“岁月之镜——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2025-10-29

“小”演出撬动“大”流量 “票根+”激活城市文旅经济新引擎

2025-10-29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支持外贸稳定发展一揽子便利化政策

2025-10-29

秋日湿地尽显勃勃生机 候鸟蹁跹绘就大美中国生态图景

2025-10-29

习近平将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2025-10-29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新一轮对话“未能达成可行的解决方案”

2025-10-29

十年磨一剑!“山水工程”交出厚重生态账本 带动区域内村庄振兴、百姓增收

2025-10-29

独家V观丨你好 韩国

2025-10-29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下好产业布局“先手棋” 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2025-10-29

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动力激活力——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9

系列纪录片《大径山》第一集:参山

2025-10-29

1—9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7.2%

2025-10-29

高突破、高发展 “十五五”擘画中国科技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2025-10-29

院前中風分流加快治療 救護可識別逾60%大血管閉塞中風

2025-10-29

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8.65亿 居世界第一位

2025-10-29

特首抵達韓國 將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25-10-29

「美麗中國,零碳行動」——2025年聯合國中國青少年環境大會今舉辦

2025-10-29

六合彩幸運二金多寶11.4攪珠 獨中頭獎$6,800萬

2025-10-29

(有片)孝子賢孫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祭祖

2025-10-29

候鸟翔集绘生态新篇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现迁徙路上的“中国温度”

2025-10-29

男子中區蒲吧後遇襲失值10萬元金手鈪 警緝非華裔4男女

2025-10-29

神舟二十一号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再迎“太空会师”

2025-10-29

全運會|貝俊龍賽後透露奪金關鍵:一直保持穩定發揮

2025-10-29

食環署加強墳場及靈灰安置所滅蚊 提供驅蚊劑

2025-10-29

金秋好“丰”景有“智”又有“质” 特色产业“链”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10-29

違法必究│國安處拘5男女黑暴後援分子 涉2019年為前線暴徒製造及提供武器

2025-10-29

元朗兩私家車遭縱火 警正追查原因

2025-10-29

燒焊火花燒著垃圾起火 西九龍廢物轉運站暫停運作

2025-10-29

圓滿收官碩果累累澳門種遠科研亮相澳門大健康品牌出海館

2025-10-29

云南地理标志产品为乡村产业振兴添动力

2025-10-29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河南方案”怎么做?

2025-10-29

乡村行・看振兴|蔬菜破圈 乐都出圈

2025-10-29

乡路焕新促共富 四好农村路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