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為協助三無大廈及舊式單幢大廈加強管理,政府將於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及荃灣四區,推行為期一年的「聯廈聯管」試驗計劃。大公報記者近日走訪油尖旺、九龍城區試驗計劃目標小區,發現舊樓問題多,不少自住業主均期望透過「聯廈聯管」改善管理,惟目標小區內的出租單位多、地舖或低層設有商舖,而佔有不少業權份額的非自住業主及商舖業主普遍不熱衷參與大廈管理,或窒礙大廈參與「聯廈聯管」。
有物管業界人士指出,不少非自住業主或地舖業主不願花時間花錢參與大廈管理,但大廈出問題,所有業界均有責任,希望政府加強宣傳業主責任,鼓勵業主積極參與大廈管理。

「我們有立案法團,但實際上是一空殼,根本無人管理。」鄧先生居於油尖旺區試點小區內的柏樹街唐樓30多年,他透露,大廈涉四個街號,成立了四個業主立案法團,但由於大廈很多單位作出租用途,業主分散,基本不願參與大廈日常管理,故大廈存在不少管理問題,不但衞生環境差,由於出入的人品流複雜,治安問題更是令居民人心惶惶,「(大廈)無掩雞籠一般,早些年樓上天台,很多道友在上面吸毒,滿地針筒,看到就怕。」他又說,早年曾有業主在大廈內被搶金鏈。
說到政府將推出的「聯廈聯管」,鄧先生說早有聽聞計劃,他期望能藉着參與計劃解決大廈現時的管理問題,但他坦言,大廈住戶基本上都是租客,自住業主佔比例很小,若只有自己和寥寥幾個自住業主有興趣參與計劃,最終或無法成事。
琴婆婆居於九龍城試點小區其中一幢三無大廈,她說,大廈沒有立案法團,但勝在自住業主比例多,又有業主願意統籌事項,所以多年來大廈維修保養尚算做得不錯;但大廈沒有門禁,人人均能自出自入,曾發生過搶劫事件,「每晚睡覺的時候都尤其擔心,我獨居家中,害怕有陌生人入屋。」對於「聯廈聯管」,琴婆婆抱有很高期望,希望能加強大廈保安,業主不用事事都自己做。
地舖業權份數大可否決
油尖旺區議會房屋及發展規劃委員會主席黃舒明向《大公報》表示,油尖旺「聯廈聯管」試點小區內大部分是單棟樓,部分已成立法團,但大廈內的不少單位改作劏房出租,業主普遍不參與大廈日常管理;很多舊樓地舖的業權份數大,但不少地舖業主因覺得管理費貴等原因,不願意參與大廈管理。由於管理欠奉,很多大廈日久失修,不少公共地方出現石屎剝落等問題,甚至滋生黃賭毒等罪惡。
黃舒明說,很多自住業主希望透過「聯廈聯管」加強大廈管理,改善居住環境,但有心無力。現時有意參與「聯廈聯管」的三無大廈,大多背負着多個政府部門發出的維修令、驗樓令等等,若佔有較大業權的地舖業主及非自住業主不配合,無論是履行維修令或參與「聯廈聯管」,均無法成事。
翻查資料,去年市建局曾夥拍香港房屋經理學會,於九龍城「龍城」區試行「聯廈聯管」管理模式,協調單幢式舊樓共同聘用一間物業管理公司,提升大廈樓宇設施保養水平及管理效率,在籌備初期,有四棟大廈表示感興趣,但最終只有兩棟大廈參與,其中一幢大廈退出計劃的原因是地下商舖業主持有過半業權,否決住宅業主聘請物管公司的決定。
倘生意外所有業主揹責
據悉,退出計劃的大廈是龍華樓。大公報記者現場所見,大廈樓高六層,地下有兩個地舖。有住戶表示,很多居於大廈的業主有意參與「聯廈聯管」,可惜在業主大會上未能取得過半數業權通過聘請物管公司,「沒辦法,樓下地舖就佔了近乎五成的業權,他們不願參與,其他人沒有辦法。」
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發言人陳志球向《大公報》表示,不少大廈樓下舖的業權大,一旦地舖業主不願配合,便可能導致整幢大廈無法參與「聯廈聯管」計劃,他認為政府需着力改變地舖業主的觀念,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計劃。他說,不少地舖業主認為自己並非住在樓上,樓上發生的事與其無關,但事實上,大廈的公眾地方,例如店舖外的屋簷如有石屎剝落導致有人受傷,所有業主都需承擔責任,「公共地方的事,是全棟大廈的事,出了問題,不會有業主能獨善其身。」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