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運會高爾夫球比賽16日在香港粉嶺落幕。香港高爾夫球協會會長林詩鍵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本次全運會深化了大灣區在高爾夫球項目上的合作,未來期待繼續加強互動。
林詩鍵表示,他很高興全運會高爾夫球比賽在歷史超過百年的粉嶺球場舉行,感謝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的認可和信任。據他介紹,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一般放在11月底至12月初。今年,為了確保全運會的順利舉行,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提前到了10月底至11月初。
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是全世界少有的歷史在60年以上且每年在同一個球場舉行的公開賽之一,辦賽規格較高。今年香港公開賽的觀眾互動區、觀眾餐食服務、貴賓觀賽區、場地通道等都在賽後保留下來服務於全運會賽事,這樣既增加了全運會觀眾的體驗感,也符合全運會「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
林詩鍵告訴記者,內地與香港通關越來越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以及香港和更多內地城市在高爾夫球方面的交流和互動也越來越多,香港的球員會到內地打球,包括馮珊珊在內的內地球員也會到香港訓練、參賽。他還記得,東京奧運會時,中國香港隊的陳芷澄和中國隊的馮珊珊、林希妤經常一起行動,交流時也用粵語。在賽事方面,香港和廣東的合作也很多,例如省港杯高爾夫球比賽已經辦了20多年。
林詩鍵說,本屆全運會深化了大灣區在高爾夫球項目上的合作,希望未來的互動可以更多、更扎實。「大灣區在教練員資質認證方面可以互通互認,中國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每年可以有一站固定在香港舉行,我們可以跟亞巡賽或者其他機構合作,挑選幾個廣東的球場與香港、澳門的球場一起組織巡迴賽,打造大灣區高爾夫球賽事的名片……這些想法我們都在跟中國高爾夫球協會溝通,希望未來可以一點點實現。」
林詩鍵了解到,現在全國都很重視體育和旅遊的融合發展,香港高爾夫球也會順應這樣的趨勢,通過體育促進旅遊、加強國際交流。與此同時,也要努力把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辦好,這樣中國球員在家門口就能與世界一流球手同場競技。
在2013年舉行的第十二屆全運會上,香港隊獲得了高爾夫球男子團體項目的銀牌。林詩鍵說,正是憑藉這一佳績以及在其他方面的評估計分,高爾夫球項目成為香港體育學院認可的B級項目,在培養優秀運動員方面獲得了資金支持。經過10多年的努力,高爾夫球項目又在去年升格為香港體育學院認可的A級項目。林詩鍵希望,藉着本屆全運會的契機,進一步做好推廣普及、教練員體系建設等工作,培養更多學業和打球雙優的運動員,未來能有更多出色的球員為香港高爾夫球爭光。
「搞體育的都想贏,我們不想陪跑,這是我2009年最初加入港高協時的想法。」林詩鍵說,「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努力、在進步,2023年許龍一拿到了杭州亞運會的冠軍,相信未來我們會越來越好。」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張岩
0 已點過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