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10月10日,全国秋粮收获过五成,其中大豆收获五成半。在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助推下,大豆单产水平明显提升。
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千亩大豆种植基地,收割机来回穿梭收获着新季大豆。来自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各地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组正在对这个中轻度盐碱地田块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大豆亩产达到393.98斤。
黑龙江省肇东市大豆种植户孙庆昌介绍,农场都是盐碱地,他这块大豆以前亩产量就没有突破过350斤,2025年用的技术主要是密植,加上菌剂技术,产量有了明显突破。
种植户提到的大豆提质固氮增产新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历经20多年研究而成。具有诱导高效结瘤固氮、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提质增产等效果,2024年被遴选为全国十大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目前,在黑龙江、内蒙古、湖北、河南、山东大豆产区开展千亩方、万亩片和10万亩片示范应用,大豆平均每亩增收约400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介绍,他们在黑龙江布置了30多个点,在全国连续4年200多个点实验示范,能够平均增产15%以上。增产、增效、增安全,对于大豆、花生等豆科油料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品质提升都有广阔应用前景。
在各大豆主产区,一批高油、高产、抗高温干旱大豆新品种正在推广种植。集成种子包衣、合理密植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区亩产超300公斤。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作物处处长汤松介绍,2025年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一共有100个,重点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产区。
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自2022年大豆产量首次迈上2000万吨台阶以来,产量稳步提升。2024年大豆产量达到2065万吨,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