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王忻)为进一步增强老年群体防范保健食品消费风险的意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系列之山东站活动近日在山东聊城举办。活动聚焦“科普深度行 健康护万家”主题,通过案例剖析和互动宣讲,引导老年消费者科学理性认识保健食品,防范虚假宣传陷阱。
普通食品虚假宣称保健功能一直是“保健品”领域的突出问题。不法分子通过免费送鸡蛋、领小礼品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一些非法会销活动,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诱骗老年人消费。特别是近期,欺诈消费有了“新花样”,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将老年人从线下门店或短视频平台吸引至隐秘的直播间诱导消费,并采取播完即注销、解散群组、更换平台等手段销毁证据、规避监管。因此,进一步增强老年群体防范风险意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成为当务之急。
在活动现场,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专家代表结合真实案例,揭露不法分子推销陷阱,提醒老年朋友认准保健食品标识“小蓝帽”,警惕夸大宣传,不信“神医神药”。专家还向现场60余名老年消费者普及保健食品识别与购买常识,重点介绍了防范欺诈的“三不原则”:一是不轻信,遇到来源不明、功效神奇、价格异常等可疑情况,果断拒绝并及时举报;二是不进群,坚持科学理性选择,别被营销话术轻易打动;三是不私信,不和商家一对一私下交易,拒绝私域直播。
据悉,此次活动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重点活动之一,由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指导,中国市场监管报社、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主办。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中国市场监管报社、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聊城市市场监管局,聊城市东阿县委、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中国保健协会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