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为应对低温天气,我国北方多地启动供热工作。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热电厂,各项供热工作全面推进,工作人员正实时监测管网运行状态。该热电厂承担呼和浩特市约31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服务约12万户家庭。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2025年全区供热面积突破10亿平方米。目前,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已正常供热,10月15日将实现全区全面供热。
在新疆乌鲁木齐,10月10日正式全面供暖。乌鲁木齐供热系统已于10月1日起陆续点火试运行,逐步启动锅炉、泵站等设备,对供热管网进行预热和调试,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平稳、高效地将温暖送入千家万户。
从10月初开始,甘肃省持续出现降雨降温天气,部分地区的最大降温幅度超过10摄氏度。为有效应对降温天气过程,从10月9日开始,张掖市民乐县和武威市古浪县的多座供热站提前6天启动冬季供暖工作,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山西太原:持续降雨 农贸市场提前备货保供应
自10月7日开始,山西太原出现持续降雨,当地农贸市场组织商户对接蔬菜产地提前备货,保障“菜篮子”供应充足。
在太原市区的一家大型农副产品市场,运送蔬菜的货车不断进场,工作人员忙着卸货、整理蔬菜,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记者了解到,降雨天气对蔬菜运输影响不大。市场内的蔬菜种类丰富、供应充足。另外,土豆、白菜、大葱等冬储菜也陆续上市。记者从太原市价格监测认定中心了解到,目前太原销售的主要蔬菜,价格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