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10月2日)公布一項有關月餅的時令食品調查結果,在365個樣本中,除一個樣本的鈉含量與其營養標籤上的標示值不符,其餘樣本全部通過檢測。中心早前已公布有關違規事項,有關商戶亦已停售受影響批次的產品。如有足夠證據,中心會提出檢控。
中心發言人表示,中心從不同零售商(包括網上零售商)及食物製造廠抽取各式月餅樣本,包括傳統、冰皮、雪糕及其他款式的月餅進行化學、微生物及營養成分測試。
化學測試包括染色料、黃曲霉毒素、金屬雜質、防腐劑、抗氧化劑及礦物油。微生物測試包括不同致病菌及衞生情況指標。營養成分測試(包括能量、蛋白質、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碳水化合物、鈉和糖含量)則檢測樣本是否符合食物標籤規定。
發言人提醒市民應保持均衡飲食,不應過量進食月餅,因為月餅的糖分及脂肪一般較高,有些種類的鹽分亦較高。進食過量脂肪會增加超重和患肥胖症的風險,而膳食中糖的攝取量是體重和蛀牙的決定性因素。此外,攝取過多的鈉會增加患高血壓的機會,亦會增加患上致命性中風及冠心病的風險。
他建議市民參考月餅的營養標籤,了解特別是糖分、鹽分及脂肪的含量,以便作出較健康的選擇。市民應避免選擇高脂肪或高糖的月餅,即每100克食物含有多於20克總脂肪或含有多於15克的糖。在減少攝入鹽方面,可選擇低鈉的月餅,即每100克食物含有不多於120毫克的鈉。
發言人表示,市民因應個人健康狀況,在中秋節期間可適量進食各式月餅;另建議市民與家人和朋友團聚時一起分享月餅,除增添節日氣氛外,更可淺嘗不同口味的月餅,避免過量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