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丁寧)10月2日,「有種嘢——朱競翔教授及其研究夥伴的輕量建築」開幕儀式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展覽匯聚逾20項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朱競翔與八位研究夥伴的輕量建築項目,集中展示該領域的前沿成果,呈現輕量建築的獨特魅力與應用潛能。展覽即日至10月6日於香港藝術中心15樓免費開放參觀,該展覽由南橋策略、香港文化藝術創意中心聯合主辦,元遠建築科技承辦,香港林風眠基金會、科萊思誠贊助,和基金、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為支持機構。
朱競翔致辭時表示:「20年前我來到香港,起初只計劃短暫停留,但後來這裏成了我的根基。我從廟街劇場的建設中有所收穫——我學到的不是施工技術,而是其背後的經濟現象。所有的展示場景都是民眾自發搭建,既沒有政府資助,也沒有大資本支持。這對社區而言是個值得思考的案例:民眾自發組織、自主完成。從這件事我開始思考,我們能否構建一種新型組織模式?不局限於單一維度,而是把商業、公益、學術和教育結合起來。」
據悉,對於香港與大灣區未來發展,輕量建築意義非凡。香港土地資源稀缺,城市發展面臨土地成本高昂、開發緩慢、周期漫長等困境,輕量建築為破解這些難題提供了全新思路與路徑:在城市更新進程中,輕量建築可在既有建築上進行加建或包裹,無需大規模拆除重建,減少資源浪費,以較低成本實現空間拓展、功能升級以及保值。另一方面,香港商業發達,活動頻繁,輕量建築能快速滿足開發建設需求,還可回收再利用。
展覽名稱:「有種嘢——朱競翔教授及其研究夥伴的輕量建築」
日期:即日至10月6日
地點: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15樓
時間:上午10點至晚上8點,免費參觀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