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的嘱托,全力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农业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精细化服务水平,为保障粮食生产提供支撑。
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今年,山东省小麦生产克服冬季低温、春季干旱、初夏强对流等灾害影响实现逆势增产,夏粮单产水平、总产增量均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全省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推进气象灾害风险减量工作,借助卫星遥感、精细化气象监测等科技力量护航粮食生产,筑牢农业防灾减损关键防线。
建立精密综合气象立体观测站网。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投资2.5亿元建设现代农业气象保障工程,建成37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率先建成“天空地”一体化农田生态遥感监测评估业务体系,形成了全省百米级和十米级、重点区域米级和亚米级的作物面积、长势和灾害动态监测评估能力。在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土壤蒸渗仪等大科学装置,为农业植被碳汇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精准农业气象预报体系。建成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病虫害气象条件、作物适播期等多种类农用天气预报体系,为农业生产精准施策、防灾减损和提质增效提供气象服务支撑。晴雨预报准确率92.2%,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97%。新增分乡镇夏收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人工智能为农服务问答,气象为农服务科技能力不断提升。
建立精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构建了分场景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一体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集约化粮食产量预报模型。依托“锄禾问天”APP为农机手提供精准气象指引。利用气象雷达监测迁飞性虫害,预测迁飞路线,协助做好防控。与省农业农村厅建立了“三夏”期间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发布干旱、干热风、冰雹等农业气象风险预警,以及病虫害发生发展风险等级预报,形成“预报预警—联合会商—农事指导—成效评估”闭环链条。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在中国气象局支持下,正在加快4亿元的人影国债项目建设。省委、省政府领导高位推动,加快推进人影飞机作业体系建设。目前正在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激励机制。针对春旱影响,气象部门抢抓时机、按需作业,增加降水约2.3亿吨,减少雹灾损失约1900万元。
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出现干旱风险较大。据预测,山东7月下旬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存在旱涝急转的风险。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粮食生产全链条气象服务。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提前发布预报预警,联合指导防范干旱、旱涝急转、病虫防控等工作,为秋粮生产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夯实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工作。强化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和美乡村建设气象保障能力,构建新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三是发展“气象×金融”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利用气象风险减量服务促进粮食增产对比试验成果,运用保险、信贷、期货等金融手段,扩大气象风险减量服务覆盖面,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作者:山东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