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2日,第三届(2025)全国母婴营养与科学喂养学术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国宾馆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营养学会承办。大会主题是——新健康形势下母婴膳食营养与安全的专业人员与消费者沟通,旨在提高营养健康领域临床专业人员、生产企业、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四方的沟通能力和效率,推动妇幼营养健康的跨专业、跨学科与跨岗位协作,共同促进母婴膳食营养与安全水平提升。

来自全国高校、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机构、疾病防控体系、营养和保健食品企业、大众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120余位专家线下参加会议。大会通过会议网站、医全视、搜狐健康、百度健康等平台进行线上同步直播,近50万人次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观看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信息交流部部长黄妍主持。
大会主席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之顼、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王小峰、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先后致辞,强调母婴营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环节,呼吁多方协同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汪之顼表示,在健康中国行动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母婴人群的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是妇幼健康体系的重要基石,推动专业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提升母婴营养素养、促进科学喂养行为落地的关键任务。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汪之顼致辞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王小峰在致辞中提到,母婴营养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基础,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江苏省营养学会作为江苏省营养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近年来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方面成效显著。希望学会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广泛凝聚科技工作者,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为推动母婴营养科学发展和健康江苏建设贡献更大力量。省科协将一如既往支持学会创新发展。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王小峰致辞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在致辞中对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对专委会各位专家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她指出,此次会议主题——新健康形势下母婴膳食营养与安全的专业人员与消费者沟通,切合当下形势,通过加强科普宣传,将大大推动母婴人群营养科学的普及,提升妇幼健康机构营养服务能力。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致辞
大会期间举行了美国儿科学会《儿童营养指南》(中文版)图书发行仪式。该指南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译,围绕儿童膳食营养、进食行为、营养风险筛查与科学喂养策略提出了系统性建议,将为专业机构、托育机构、家庭及开发者提供权威科学依据,助力儿童营养健康知识传播模式创新。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营养指南》(中文版)图书发行仪式
两天大会共设22场重磅专题报告,覆盖母乳喂养、妊娠并发症营养干预、乳脂球科学、益生菌应用、儿童进食行为、过敏预防、食育教育、孕产期女性膳食行为、辅助生殖营养支持、身高促进争议、预制菜与母婴营养等多个行业热点。
其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苏宜香教授解读了母乳分泌的调节机制及其对母乳喂养方法的启示;北京妇产医院李光辉教授探讨了益生菌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及防控策略;南京医科大学汪之顼教授介绍了乳脂球结构与婴幼儿发育的临床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蔡美琴教授分享了益生菌在婴幼儿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四川大学曾果教授带来我国孕妇人群外出就餐行为与营养补充趋势分析;同时,针对婴幼儿过敏、儿童进食行为、儿童辅食添加等家长关切话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任医师冯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邵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杨年红教授等专家给出了实践方案。
大会首日下午的报告聚焦 “儿童食育教育”“孕期营养” 等方向,复旦大学徐秀教授探讨 “婴幼儿喂养要顺应儿童的自主进食能力”,南京医科大学汪之顼教授解析 “乳脂球对婴幼儿发育的临床意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范玲解读了不含A1 β-酪蛋白的乳品对母婴人群健康意义。而围绕大众关心的生育能力问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蒋泓教授分享了“营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保护生育力”,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副主任张甜甜分享 “辅助生殖人群营养准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范玲教授分享了“孕期糖尿病与幸福感”。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曾果教授则分析了 “孕期在外就餐行为及营养现状”,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戴永梅则带来了“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眼中的预制菜”。
大会第二日议题覆盖妇幼营养科建设、营养成果转化实践、院内营养配制的工业化方向、食品添加剂科学认知、“益智食品”争议解析、身高促进利弊,以及孕产期妇女如何选择营养素补充剂等现实热点。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从临床需求出发,分享了妇产专科医院营养科的发展路径与医用食品研发案例;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孙海岚主任医师介绍了妇幼营养产品成果转化的实践探索;四川大学张立实教授以通俗与严谨并重的方式解析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角色与公众误区,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少康教授讲解了如何帮助孕产期妇女合理选择营养素补充剂。
此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雅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丁叶副教授等专家就大众对 “益智”“长高”等热点概念的认知偏差进行了深度拆解,强调理性理解儿童生长规律与证据质量的重要性。
大会期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对2025年度科普宣传工作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未来在科学喂养科普、营养素养提升、专业培训、产学研协同、内容审核标准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方向。
第三届全国母婴营养与科学喂养学术大会的成功召开,搭建了妇幼保健机构、学术高校、公共卫生体系与母婴营养产业之间的高效沟通桥梁,通过聚焦母婴膳食营养安全、科学喂养行为形成、循证营养知识传播、营养创新成果转化等关键议题,为推动我国母婴营养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未来,在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下,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将持续推进专业规范建设、科普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及公众营养素养提升,为我国妇女儿童健康与“健康中国”目标贡献专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