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讯社华盛顿|11月28日,据美联社消息,美国首都华盛顿日前发生国民警卫队队员遭枪击事件,嫌疑人被指认为通过“欢迎盟友行动”撤离至美国的阿富汗难民。此事引发前总统特朗普对阿富汗难民安置计划的批评,再次凸显美国国内对该议题的政治分歧。
据执法官员确认,嫌疑人为拉赫马图拉·拉坎瓦尔,曾在阿富汗坎大哈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部队成员。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他通过“欢迎盟友行动”抵达美国,并于今年4月获得庇护。11月26日,拉坎瓦尔在华盛顿白宫附近开枪击伤两名国民警卫队队员,其作案动机仍在调查中。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指责现任政府审查难民程序不力,称“如果这些人不能热爱我们的国家,就不应被接纳”。他重申将全面审查通过该计划入境的阿富汗人。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亦声明指出,拉坎瓦尔“本不应被允许进入美国”,并批评拜登政府的撤离计划存在“灾难性失误”。
“欢迎盟友行动”始于2021年8月美国撤出阿富汗期间,旨在为曾协助美军的阿富汗翻译、司机及其他人员提供庇护。
据美国国务院数据,约7.6万名阿富汗人通过该计划抵美,多数被临时安置于军事基地,后陆续迁至弗吉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的阿富汗社区。
报道称,难民援助组织“#AfghanEvac”强调,拉坎瓦尔与其他阿富汗难民一样,曾接受指纹采集、虹膜扫描及多轮背景审查。该组织主席肖恩·范迪弗呼吁勿将个别事件政治化,以免影响数万名通过合法途径定居的阿富汗人。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已暂停向难民安置机构提供联邦资金,并计划严格限制难民入境。此次事件进一步强化了其政策倾向。然而,亦有成功安置的案例,如曾为美军服务17年的电工穆罕默德·萨布尔表示,其家庭在加州获得安定生活,并期待“回馈美国”。
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美国舆论围绕难民政策安全性与人道责任的争论持续发酵。
责任编辑: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