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率團出訪中東,藉此行拓展新興市場,推廣香港優勢。早前,他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到訪尖沙咀一間酒店,視察清真旅遊配套設施,並與幾位穆斯林旅客交流。他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中東和東盟國家市場潛力巨大,擁有龐大穆斯林旅客客源。他一直重視推廣清真旅遊,會繼續推動社會各界提升旅遊配套,吸引更多清真旅客來港,同時提升香港旅遊競爭力。

酒店設祈禱室 房間備可蘭經
李家超日前到訪尖沙咀一間取得穆斯林友善度第五級的酒店,視察清真旅遊配套設施。他表示,酒店設置了祈禱室,房間亦配備了《可蘭經》、朝拜方向標示和小淨設施。酒店的其中一間餐廳亦獲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認證為「清真廚房餐廳」。

「我見到廚師為客人炮製豐盛的清真美食,亦遇到幾位穆斯林旅客並和她們交流,很高興聽到她們對酒店配套感到滿意,並認為完善優質的服務吸引她們日後多帶朋友過來度假。」他說。
李家超表示,自己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到要開拓中東和東盟旅客客源,特區政府會締造對旅客友善環境,提升穆斯林友善的旅遊配套,包括整合提供清真食品的餐廳名單。截至今年4月中,獲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認證的餐廳數目,由去年初的100間增加至超過170間,獲「新月評等」穆斯林友善評級的酒店有61間,景點和會展場地有5個。
「很高興見到香港不少酒店和餐廳響應政府政策,推出清真配套服務,看準市場需求並發揮創意,取得不錯成效。」李家超表示,他一直重視推廣清真旅遊,會繼續推動社會各界提升旅遊配套,並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清真旅客來港體驗獨一無二的都市活力和美味佳餚,令他們玩得開心、食得安心、住得舒心,同時提升香港旅遊競爭力。
港酒店首獲「新月評等」第五級
從李家超社交平台發布的視頻可見,酒店運營總監馬柏倫向李家超介紹,因應施政報告,該酒店是香港首家獲得「新月評等」第五級的酒店,清真廚房方面有一些細微變化,尤其是在清真食品的準備方面。
廚師補充,從肉類屠宰和供應商開始,都需要確定所有供應商的貨品取得清真認證,烹飪時也會用專門的區域和廚具,以確保所有食品都符合清真要求。酒店總經理謝國林表示,在整個齋戒月期間,酒店提供了開齋自助餐,而上月整個齋戒月期間,酒店收到了很多正面評價。
李家超表示,業界跟他說,他們想要做「新月評等」,政策公布後的輪候時間比之前長了,因為輪候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想要獲得評等,「我已經制定了一項非常明確的政策,那就是我們應該讓香港成為一個對穆斯林友善的城市,因為我們歡迎你們,我們想每個來到香港的人都能首先感受到被尊重。」
貿發局:港與卡塔爾在金融科技等具合作潛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香港貿發局日前向傳媒介紹海灣地區不同市場的經濟機遇,綜合分析「卡塔爾國家發展戰略2024─2030」、卡塔爾研究發展與創新委員會等資料,指香港與卡塔爾在區域運輸、金融科技、高端旅遊等方面,均有合作空間。

卡塔爾是港在海灣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
卡塔爾是香港在海灣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香港去年對卡塔爾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6.02億美元,出口商品前三位為電機(58%)、珠寶(26.9%)及通信器材(8.6%);進口產品主要有石油(40.4%)、天然氣(21.6%)、珠寶(13.9%)和鋼鐵(11.3%)。
卡塔爾近年調整產業布局,擺脫能源依賴。貿發局推算卡塔爾非石油產業GDP佔比由2020年代的53.8%,增至2023年66.7%,儘管礦產與採石仍是當地第一大經濟活動,佔GDP36.1%,但建造業(11%)、金融保險(8.3%)、批發及零售(7.7%)、製造業(7.4%)等均有顯著貢獻,另有18%為其他產業。

「2000年代初非石油產業佔比僅略超一半,2023年已達三分之二,可見增長之快。」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指出,油價下降固然是能源產業佔比下跌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卡塔爾過往十多年經濟產業多元化成績不俗,顯示擺脫能源依賴的決心,「一些行業如銀行、金融、地產、物流等,加起來已佔據近半GDP。」
中國去年躍升為卡塔爾第一大貿易夥伴
范婉兒表示,中國2018年時已是卡塔爾主要貿易夥伴之一,但出口份額不過一成多,低於日本,卡塔爾進口中國產品亦低於美國,但中國去年已躍升為卡塔爾第一大貿易夥伴,進出口份額顯著提升,尤其是出口,「可以說疫情期間,我們國家吃了一大部分韓國和日本的份額。」她相信未來兩國仍會進一步擴大貿易。
在對外投資方面,卡塔爾投資局(QIA)為全球第九大主權財富基金,管理約5,260億美元資產。范婉兒表示,卡塔爾整體對別國投資明顯高於外國流向該國的投資,形容是「淨投資者(net investor)」。她透露,貿發局早前拜訪卡塔爾部分機構時發現,這些機構過去較重視歐美市場,近期顯示對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投資的興趣,未來投資重心有望轉向亞洲。

對香港與卡塔爾合作前景,香港貿發局經濟師羅宗熙表示,卡塔爾重點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聚焦化工與低碳金屬領域突破,同時打造高價值商品區域再出口樞紐,這對香港意味着供應鏈多元化機遇,尤其當地計劃提升航空貨運能力,可與香港國際物流網絡形成互補,「物流方面香港可與他們強強聯手,尤其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卡塔爾的多哈機場則是全球第八大、亞洲第四大,同時是中東地區第一大貨運中心。如果我們在物流方面合作,可將卡塔爾視為一個地區物流調配中心,對香港或內地貨物進入歐洲、非洲市場都是有利。」
兩地金融及高科技領域亦有深度合作空間。羅宗熙表示,卡塔爾將人工智能及新興技術納入長期規劃,並致力發展全球金融業,與香港現有金融優勢不謀而合,「他們要發展金融業,定需要數字化金融科技的服務和產品協助升級轉型,這方面香港有相當優勢,且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如果他們更多使用人民幣交易,自然也會用到我們的本行。」
此外,卡塔爾亦在旅遊產業升級方面提出發展高端家庭度假與商務會展,與香港酒店管理業的奢華服務經驗高度匹配。
參團中企:力助中國電商運營體系「走出去」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10日)起帶領商貿代表團出訪卡塔爾和科威特,除香港工商界領袖外,內地企業代表亦首次參團,「飛書深諾」集團首席執行官沈晨崗是其中之一。這家助推Shein、美團進軍中東市場的「出海推手」,正將中國成熟的電商運營體系複製到沙漠腹地。

港是中企國際化首站 站穩陣腳再擴市場
沈晨崗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公司服務對象涵蓋電商平台、製造業及傳統外貿企業,阿里巴巴、騰訊、小米、海爾、TCL、海信等行業巨頭均是其客戶。集團幫助他們在海外建立數字化基礎設施,包括網站建設、用戶管理、營銷策略等,「我們營銷廣告的規模大概近8,000萬美元,去年較2023年增長60%,如果從電商交易角度,預計是兩三億美元。當然這只是我們一家公司,從行業總體來講,規模會更大。」
他表示,公司成立約12年,以往業務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中東業務僅佔比7%,但中美貿易摩擦或陷入長期化,中東業務地位也在上升,「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在幫助像美團這樣的生活服務產品進入中東市場,提供外賣和其他即時送遞服務。香港是很多企業國際化的第一站,像美團也是,在香港市場獲得一定成功,接下來就要去中東。」此外,服裝電商平台Shein亦在集團協助下進軍中東市場。
中東市場渴求各類電商平台商品
沈晨崗表示,中東市場對各類電商平台和商品都十分渴求,中東地區因經濟結構問題,部分產業鏈有待豐富,當地人對國際產品有需求,近年中東數字基礎設施亦在改善,相關業務的機遇正不斷擴大。

他指出,進入中東市場的關鍵在於本地化與文化融合,飛書深諾在中東的團隊包括當地阿拉伯裔員工,他們在營銷內容的本地化適配至為重要,「企業需了解中東的節日與消費習慣,並選擇合適的KOL(關鍵意見領袖)進行品牌推廣。」為此,集團曾考慮與埃及裔利物浦球星穆罕默德沙拿(Mohamed Salah)合作,以其在中東的影響力提升品牌知名度,早前亦成功將一款網絡遊戲《蘇丹的復仇》進行中東本地化,通過與當地文化結合的配音、配樂與服飾設計,贏得中東玩家喜愛。
支付物流設施落後 中企參與漸改善
在中東市場拓展業務也面對挑戰。沈晨崗指出,與歐美市場相比,中東的支付與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後,貨到付款仍是主要交易方式,履約成功率僅60%至70%,如沙特阿拉伯部分地區缺乏標準化的門牌號碼系統,物流配送困難,部分送貨員不規範行為也增加交易成本,「有時候送貨員就說貨無法送到,實際可能是他沒有去送,這些很難追究。對不了解這個市場的商家來講,成本會突然上升,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不過,隨着中國企業參與當地支付與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問題正逐步改善,「我們看到中東的數字基礎設施在快速進步,中長期來看,這個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我們(集團營業額)預計未來幾年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沈晨崗說。
今次參加香港代表團,沈晨崗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專業金融與法律服務人才,能為企業提供可靠的交易結算與專業支持,「通過香港代表團的平台,我們可以快速了解當地市場,並與當地企業建立聯繫。」
作為擁有約1,000名員工的企業,飛書深諾的海外員工目前佔比約5%,公司正加速國際化進程,在北美、東南亞、日本等地設本地團隊,亦將探索在中東建立更強大的本地化營運能力。
相關閱讀:
【解碼中東】城巴輸出綠色交通 氫能巴士進駐中東
【解碼中東】融合中華伊斯蘭 香江影視新路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