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方俊明 廣州報道)廣東海事局近日發布《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實施方案)、《廣東省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辦法),將創新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管理模式,實施入境港澳遊艇免擔保政策;首批擬指定廣州南沙客運港口岸、珠海九洲港口岸等6個遊艇出入境口岸。業界人士指出,免擔保與明確首批遊艇休閒活動水域範圍,將促進三地「一程多站」,吸引高端跨境客流。
實施方案提出,實施港澳遊艇「兩套牌」管理模式。在大灣區內地九市試點實施港澳遊艇辦理內地臨時船舶國籍證書,港澳遊艇在指定口岸辦結進口岸手續後、辦理出口岸手續前,按照內地船舶管理。管理辦法亦明確,臨時船舶國籍證書有效期最長可達1年,港澳遊艇在有效期內可以多次入出內地,可在內地每次連續停留或每年累計停留不超過180天。

助拓三地「一程多站」旅遊市場
經國務院同意,對符合條件的入境港澳遊艇實行免擔保政策。粵港澳大灣區遊艇業總商會負責人表示,遊艇具有交通工具和商品貨物的雙重屬性,由於動輒百萬元(人民幣,下同)價值以及進口遊艇綜合稅率等因素,之前遊艇出入境擔保金辦理手續繁雜且金額巨大。而港澳遊艇北上免擔保政策的實施,將解決行業發展一大心病,為粵港澳遊艇產業融合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亦將助力拓展三地「一程多站」旅遊市場。
珠江口深圳灣水域可作休閒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將構建港澳遊艇出入境口岸和休閒活動水域的動態更新機制。首批擬指定廣州南沙客運港口岸、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口岸、深圳機場碼頭口岸、珠海九洲港口岸、珠海萬山港口岸、中山中山港口岸6個遊艇出入境口岸;而首批休閒活動水域範圍包括珠江口水域和深圳灣水域。同時,將編制《港澳遊艇航行指引》,推薦香港屯門口、分流角、澳門口至各口岸的多條主要航線及航法,為港澳遊艇航行提供參考。
據悉,廣東力爭到2027年遊艇登記數量達4,000艘以上,遊艇及關聯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粵港澳大灣區遊艇經濟聯合會會長方榮周表示,隨着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政策加快落地,將促進三地「一程多站」旅遊,吸引高端旅遊跨境客流。譬如「百島之市」珠海正發展「遊艇+旅遊」產業,以遊艇為載體、串聯多個特色島嶼的旅遊方式,不僅能滿足遊客個性化需求,也將帶動海島餐飲、住宿、娛樂等配套產業升級發展。而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創新管理模式,將促進三地遊艇互認互通,推動探索開發跨境遊艇旅遊產品,期待加強試點效果評估,穩步擴大相關政策適用範圍。
廣東港澳遊艇自由行管理新措施
●「兩套牌」管理模式:港澳遊艇在不註銷已辦理船舶登記的條件下,在灣區內地九市試點實施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免擔保」政策:經國務院同意,對符合條件的入境港澳遊艇實行「免擔保」政策。
●出入境邊檢便利:港澳遊艇駕駛人員及乘客可經邊檢快捷通道或集中辦理邊檢手續便利通關。
●出入境口岸:首批遊艇出入境口岸擬指定廣州南沙客運港口岸、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口岸、深圳機場碼頭口岸、珠海九洲港口岸、珠海萬山港口岸、中山中山港口岸。
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申辦流程
●申辦材料:港澳遊艇所有人證件(包括港澳居民身份證、來往內地通行證;若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所有的,需提供其註冊證書及有效商業登記證等)、港澳遊艇依法登記(註冊)憑證、有效的船舶檢驗合格證明材料等。
●申辦過程:港澳遊艇向內地相關海事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後,最快可在7個工作日內發證。
●期限:有效期最長達1年。有效期內可多次入出內地指定港口,每次連續停留或每年累計停留不超過180天。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方俊明
港司艇員免換內地駕照
據新公布的《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實施方案》),廣東將推動與港澳機制銜接,開展港澳遊艇證書、駕駛人員證書技術比對認可,港澳遊艇駕駛人員無需換領內地駕駛證書。同時,廣東計劃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簽訂《香港遊艇入出廣東工作安排》、《澳門遊艇入出廣東工作安排》,實現港澳遊艇入出內地的規範管理。未來,港澳遊艇有望直接駛入大灣區任意碼頭。

逐步統一遊艇檢驗標準
《實施方案》提出,粵港澳加強遊艇檢驗協作,逐步實現遊艇檢驗標準的統一。由港澳海事管理機構及其認可的檢驗機構或人員對擬進入廣東參加自由行的港澳遊艇開展檢驗,同時要求遊艇按內地標準配備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並出具船舶檢驗合格證明。
同時,將建立廣東省粵港澳遊艇自由行聯席會議制度、粵港澳遊艇自由行信息化平台,實現對港澳遊艇「全航程動態感知、全航程通信保障、全航程應急高效」的安全管控。
旅行社冀本港加強軟硬件配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廣東海事局發布《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將創新實施港澳遊艇「兩套牌」管理模式,港澳遊艇有望直接駛入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相關碼頭。香港有提供遊艇租賃的旅行社期望,政策可進一步開放予國際遊艇,透過「一程多站」模式吸引國際旅客「做大個餅」。同時,香港目前的遊艇泊位不足,以及未設立「散客泊位區」,加上遊艇北上的通關程序繁複,期望特區政府加強相關軟硬件配套,推動大灣區水上旅遊經濟。
香港近年致力發展遊艇旅遊,銀禧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市場及銷售總監李詠姿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樂見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政策突破,長遠大灣區應開放予國際遊艇進行「一程多站」,讓海外旅客經香港中轉至內地,使香港成為連接國際與內地的遊艇樞紐。
建議加速擴建碼頭
不過香港目前公眾及私人遊艇泊位僅約4,000個,外地船隻至少需提前一年申請泊位,「我曾有一名冰島旅客為赴灣區內地城市的行程,來港後再耗時兩個月辦理手續,抵港期間更因泊位不足,被迫四處尋找私人停泊點。」她建議特區政府加速擴建碼頭,提供時租、日租等靈活選項,以及加強粵港政府協作,統一手續流程與資訊系統。
香港旅遊業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對相關方案表示支持,香港亦正推進多個碼頭擴建工程,如香港仔和尖沙咀的碼頭等,及在機場島建新碼頭,若未來可與內地口岸「雙向奔赴」,將會吸引遊艇旅客停留消費。同時,他建議運輸、加油、維護、補給、導航等配套也要到位,提升跨境遊艇旅遊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