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1月28日,京昆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秦渡服务区正式投入运营。与之前的单一功能模式不同,这里构建起了“逛商街、赏非遗、品美食”的沉浸式消费服务新场景。


这里是G5京昆高速西安至涝峪口段的秦渡服务区,11月28日是这个服务区正式开门营业的首日。这里位置距离西安主城区大概30公里,是西安前往昆明方向的第一个服务区,总占地面积180亩,各类停车位484个,并配有智能引导系统。

秦渡服务区是陕西首个关中风情交旅融合示范区,通过航拍可以直观感受到这里建筑的特征,青瓦灰墙的建筑沿主街错落分布,红灯笼与木质招牌点缀其间,保留着传统关中民居的质朴韵味,步入其中仿佛来到一个关中风情小镇。古渡新韵 双舟对话千年漕运

服务区采用南北区对称布局,北区有一艘“扬帆大船”,对面南区则有一条“归泊之舟”,这两条船既是“出发与停留”的对话呼应,同时也提炼了渭水航运的千年历史,将秦渡的“古渡”文脉具像化。关中风格不仅体现在建筑外表,还在于服务区内的文旅场景当中。非遗活化 指尖体验关中匠心



营业首日,一些室内的场景也特意挪到了室外来吸引旅客。这几个摊位上,几位非遗传承人展示着关中代表性项目,比如这个叫户县剪纸,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这个是户县农民画,是在关中地区的剪纸、壁画、刺绣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渡服务区将“看非遗”变为了“做非遗”,服务区设有剪纸教学、布老虎缝制等非遗工坊。寻味秦渡 多种特色美食满足味蕾

当然,来到服务区,不可或缺的还有美食。秦渡服务区准备了多种本土美食,比如秦镇米皮、户县摆汤面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肉夹馍。通过打造多元业态的消费新场景,秦渡服务区将“交通驿站”升级为“文化客厅”,还助力了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介绍,服务区投入使用后,能带动当地百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