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九龍東地方選區論壇今日在曉光街體育館舉行,5名候選人包括工聯會鄧家彪、民健聯張培剛和顏汶羽、無申報政治聯繫陳進雄及梁思韻,闡述政綱內容包括暫停向高失業率行業輸入外勞、重推出售公屋,以及改善九龍東交通問題等。
鄧家彪表示自己從政21年,始終一心為民,從政起點正在九龍東。過去數年他爭分奪秒為社會服務,其中特別推動3項工作:第一是取消強積金對沖,他自2012年代表勞工界進入立法會起持續為打工仔爭取退休保障,歷經十多年後促成修例生效,例如使月薪兩萬元的工友退休金由12萬增至24萬元,增幅一倍;第二是取締劏房,他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接到觀塘劏房居民求助,發現居住環境惡劣,影響兒童成長,因此積極推動增加房屋供應;第三是推動居家安老,因應九龍東長者比例偏高,他與團隊進行普查,建議建立長者名冊並加強社區支援,獲政府接納,下一步將爭取為全港獨居長者安裝安全裝置。
顏汶羽指出,九龍東最大痛點在於交通問題,不少市民認為集體運輸系統難以實現,而他早前上任期間,特區政府曾表明港鐵經研究後,發現興建重鐵系統並不可行,但他並未放棄,多次前往廈門、上海及南京考察,最終促成特區政府接納建議,將中低運度集體運輸系統引入九龍東。該系統預計於2026年上半年招標、2027年動工,並不遲於2033年前啟用,屆時將便利約40萬居民往返油塘及彩虹站轉乘重鐵,同時紓緩道路擠塞。未來4年,他若繼續擔任職務,將推動重啟租置計劃及出售公屋,並透過居民大會與調查發現七成公屋居民希望購入現居單位,致力協助市民實現置業夢想。
張培剛提到自己過去20年扎根社區,連續十年擔任民選區議員,深知市民所想。他主張暫停高失業率行業輸入外勞並打擊非法勞工,同時重推出售公屋,讓居民有機會置業並減輕政府財政壓力。他也強調盡快興建東九龍線以改善交通,並完善基層醫療,增加診症名額與夜診服務,確保市民能及時就醫等。
陳進雄表示,自己雖無政黨或議會背景,但期望成為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他特別關注全面精神健康政策,致力讓香港成為更宜居城市,並以「撒種子」比喻選舉投票,強調唯有實際參與才能帶來成果。
梁思韻亦說,自己身為教師,同時是兩名特殊需要兒童的母親,因此特別重視特殊教育及家庭支援。她提出了多項政綱,包括本地就業優先,其中激活九龍東經濟需配合國家「十五五」規劃,希望於舊區重建中打造文化產業圈,扶持文創中小企業與青年發展機會。她亦建議從強積金撥款協助市民「上車」,並強調在職家庭最需要的是完善的託兒服務與醫療支援。
責任編輯: 孫嬌嬌
0 已點過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