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9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聚焦挖掘存量市场潜力,培育新需求,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化开放合作等内容,供需侧同发力协同激发行业增长活力,智能化转型打造机械产业发展新引擎。
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民生事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战略性和引领性行业,是工业经济“压舱石”,机械行业稳增长的关键任务首先是要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方案提出深挖存量市场潜力,包括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称:“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不仅可以为存量市场注入活力,还能推动高端智能制造技术和绿色节能技术的落地。”
智能化转型成为发展重要抓手,方案明确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聚焦三大方向发力:瞄准国家战略攻坚工业母机和智能检测装备,对接民生需求发展智能农机与医疗机器人,布局未来产业攻关高端智能机器人。同时还提出加强通用大模型和机械行业大模型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与装备深度融合。
罗俊杰称:“高端智能机器人则是布局未来赛道,抢占主动权;再加上大模型、北斗等技术融合赋能,相当于给机械装上‘智慧大脑’。”
各地加快数实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江苏无锡人形机器人“上岗”新能源产线,赋能产业升级;湖南宁乡先进制造业企业借助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高度智能化生产车间。
湖南某制造业企业研发负责人钟元龙称:“以我们最新投产的智能仓库为例,同等规模的零部件仓储工作量,按传统仓库模式需要八九十人才能完成,而借助智能仓库,只需十余人即可。”
方案提到,2025—2026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主要目标是力争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方案还提出培育壮大新需求,包括发展首发、银发经济、智慧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扩大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养老康复装备、文旅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应用。分析指出,《方案》的发布有助于推动机械行业在未来两年实现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