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单位和19个援疆省市带着资金、技术和人才奔赴天山南北,一批批特色产业在戈壁滩上生根发芽,一个个民生项目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援疆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一大早,喀什的海鲜市场刚开市,一个摊位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顺着摊主的指引,记者来到麦盖提县,一片波光粼粼的养虾池在黄沙中格外显眼。
这位叫努尔艾合买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虾能手。三年前,他还是个放羊种地的农民,别说养龙虾,连见都没见过。
几年前,山东援疆干部带着“东虾西移”的大胆想法扎根沙漠,试养澳洲淡水龙虾,可由于当地水质硬,大规模养殖调水不好把控,第一批虾苗投放下去,大部分都没能活下来。
两年多的摸索让虾苗存活率大幅提升,他们把复杂的养殖流程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交到村民手里。如今,养殖规模扩大到160亩,100多名当地百姓加入到养虾队伍中来。
行走在新疆大地,从南到北,这样的改变正接力上演。北京援建下的和田建起大数据等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就业超1.1万人;湖南专家的种植新技术帮扶下,吐鲁番千亩枣林今秋迎来大丰收;更北的阿勒泰,吉林援建的冰雪运动基地让冬季人迹罕至的喀纳斯成了网红打卡地。
援疆队伍不仅用产业激活发展引擎,更在民生急处筑起温暖保障。在哈密,河南开创的“全能班主任培训课程”培育出一批批优秀教师;帕米尔高原上的克州,江苏推出的“润心计划”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兜底保障,成功救治数千名患者。
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四十多岁的米尔艾合麦提突发急症,安徽援疆医疗队紧急行动,最新援建的导管室里,只用了68分钟就完成手术。而在过去,这样的急症病人要奔波几百公里送往地区医院救治。
山海不为远,援疆情谊长。近几年,“组团式”医疗援疆培训近40万人次,2000多个教育援疆项目培训教师超20万人次。党的十八大以来,19个援疆省市累计投入资金超2000亿元,80%投向民生、80%用于县及以下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