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位于秦巴山区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凤堰梯田的万亩水稻陆续成熟。丰收季,当地还通过发展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秋高气爽,位于陕西汉阴的凤堰梯田迎来丰收季。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稻穗低垂、金黄遍野,农户们穿梭其间收割水稻,一幅忙碌而喜悦的丰收画卷。今年凤堰梯田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亩产量超过450公斤,目前收割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
汉阴凤堰梯田是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梯田,2024年9月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保护梯田原貌和灌溉系统,这里仍保持人工收割和小型打谷机脱粒。今年8月建成的富硒大米加工企业,通过统一收购、加工和包装,进一步提升了大米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凤堰梯田已形成“水稻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产业链,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激活了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中农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农家乐经营者称,前几天,她们还接待了两辆大巴车,都是爱好摄影的游客来拍照。稻谷熟了,她一发朋友圈,就有很多游客订大米,大米品质很好,游客走的时候都会带一些回家跟朋友们分享。
江西:中稻陆续开镰 良种良技助丰收
这段时间,江西1200多万亩中稻陆续开镰收割,各地通过优化种植管理和技术扶持,为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在金溪县陆坊乡,千亩中稻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农机手正熟练地驾驶收割机穿梭田间,伴随着阵阵轰鸣声,金灿灿的稻穗被收割、脱粒,顺着出粮口,落入等候一旁的运输车辆。同时,农技人员在现场组织专家进行实收测产。
看着粮食丰收到手,种粮大户苏永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告诉记者,7月份以来,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对中稻灌浆造成很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积极引水、调水,在沟渠边新建泵站和应急抗旱井,灌溉水可直接通过高标准农田沟渠流到田边。
而在寻乌县丹溪乡,当地利用梯田气温、水源好的优势,实施优质稻订单种植,同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农户种植效益进一步增加。
随着稻谷不断收割入仓,烘干作业也在紧张进行,在黎川县樟溪乡店上村的粮食烘干服务中心里,金灿灿的稻谷倒入进料仓,经过筛选机精准过滤稻秆、杂草等杂质后,干净的稻谷自动进入烘干机内,在恒温控制下快速去除水分,可以满足周边三个乡镇的稻谷收购烘干工作。
据江西省农技推广中心田间调查显示,今年,全省中稻亩穗数和结实率与去年相比分别同比增加0.48%和0.32%,为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湖南嘉禾:辣椒满枝头 椒农采收忙
眼下,湖南省嘉禾县的辣椒进入丰收季,田间地头,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当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辣椒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农户增收。
在嘉禾县珠泉镇大路村,密密麻麻的小红椒争相从枝头探出叶面,诱人的辣椒香弥漫在空气中。农户们忙碌地穿梭在田地里采摘、装运,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针对深加工企业收购原料资金需求大、周转急的特点,邮储银行嘉禾县支行推出“订单贷”,以企业与种植户签订的收购合同为依据,提供灵活的信贷支持,为当地辣椒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年产量在8.9万吨以上。辣椒种植面积较去年扩大15%,加工产品从传统辣椒酱扩展到辣椒精油、冻干辣椒等10多个品类,产品远销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