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7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重点项目——黑龙江省富裕至嫩江至加格达奇铁路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富加铁路是大兴安岭地区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工程建成后将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交通基础。
富加铁路全线地处高寒地区,有效施工期短、冬夏温差大,给铁路建设带来挑战。中国铁路哈尔滨局组织施工单位创新工艺工法,解决冻胀难题,提高施工效率。
富加铁路改造工程建成后,加格达奇至哈尔滨最快运行时间将由当前的9小时43分缩短至6小时30分左右,铁路年货运能力将提升至5000万吨,可高效承接大宗商品及沿线丰富的特产资源的外运需求。
山东: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两座主塔全部封顶
16日,黄河流域在建最大跨度的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东营区侧主塔成功封顶,标志着这座“黄河第一跨”的双主塔施工圆满收官,全桥主体预计年底前完成。
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是津潍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采用“公路在上、铁路在下”的公铁联建模式,全长2230.4米,主跨600米,是目前黄河流域在建的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大桥主塔高203.6米,是黄河上最高的公铁两用桥主塔。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和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潍高铁建成后将形成纵贯山东半岛的南北向高铁大动脉,东营至济南、青岛等城市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为沿线物流、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海:370余个公交站台完成适老化改造
如今,在上海乘坐公交的市民和游客会发现,公交站台的台阶变缓了、盲道更稳了、候车区标识也更清晰了。这些细小的变化,得益于上海正在探索的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
位于西藏南路西侧,靠近陆家浜路的这个公交站点,前不久完成了适老化改造。此前,公交站台与路面间存在微小落差,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摔倒。改造后,站台与道路间形成了平缓的坡面,上面还有轮椅和推车的标识。
除了针对老年群体的优化设计,公交站台还兼顾了残障人士的出行需求。
除此之外,公交站台新的地面标线也采用高饱和度的涂装,并设置了出租车停车位、禁停区等。据了解,自去年5月上海出台全国首部《公交站台适老化指导意见》以来,已有370多个公交站台完成了初步改造。
陕西汉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凤堰梯田万亩水稻迎丰收
金秋时节,位于秦巴山区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凤堰梯田的万亩水稻陆续成熟。
秋高气爽,位于陕西汉阴的凤堰梯田迎来丰收季。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稻穗低垂、金黄遍野。农户们穿梭其间收割水稻,一幅忙碌而喜悦的丰收画卷。今年凤堰梯田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亩产量超过450公斤,目前收割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
汉阴凤堰梯田是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梯田,2024年9月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保护梯田原貌和灌溉系统,这里仍保持人工收割和小型打谷机脱粒。今年8月建成的富硒大米加工企业,通过统一收购、加工和包装,进一步提升了大米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凤堰梯田已形成“水稻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产业链,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激活了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中农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