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律師會主辦的青Teen友法師友計劃2025今日舉行啟動禮,主禮嘉賓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致辭時指,肯定和感謝香港律師會多年來對青年法治教育的貢獻,以薪火相傳的精神,將法治的精神傳承下去;並感謝導師抽出「昂貴」時間,為青年朋友提供一個有深度和有溫度的法治教育環境,「我更希望各位青年朋友以後都能夠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保持獨立思考,在誘惑面前選擇正直,在困難中堅持信念。」
張國鈞指,律師是一個「賣時間」的服務性行業,以時間計算收費,當年實習第一件事是要學懂「每六分鐘一個單位」,每件工作都要紀錄時間。而今日一班非常有心的律師願意在忙碌的日程中抽出「昂貴」時間,參與為期兩年的師友計劃,以年計與同學們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不只是傳授法律知識,更是陪伴各位同學們探索自我、規劃未來,並在成長路上希望能夠讓大家自覺地融入對法治的尊重與遵守,「我非常欣賞和感謝各位律師朋友身體力行,無私的付出和持續的參與,為社會作出非常重大的貢獻。」
常被問到「究竟讀法律難不難?」的張國鈞指,若將法律抽離現實,每天只在法律條文的文字中琢磨鑽研,是無法掌握法律的靈魂,也會覺得法律是枯燥無味。但是如果懂得方法,把法律和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事和人物結合起來,就會了解各種人和事之間的關係,更會明白法律的真締。
他續指,法律是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社會中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價值觀不一樣,甚至做事手法也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公平、公開的法律制度去清楚訂明大家的權利和責任,為社會制定一套必須遵守的最低社會標準和底線。有了這個法律制度,大家才能安穩地生活,社會才能穩定地發展。而透過認識法律,你就會更加能夠認識你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甚至更加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