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莫斯科8月25日电 通讯|大熊猫“喀秋莎”两周岁 莫斯科动物园送祝福
新华社记者张超群
8月24日,游客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观看大熊猫“喀秋莎”吃竹子。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首只在俄罗斯出生的大熊猫“喀秋莎”24日迎来两岁生日。莫斯科动物园开启为期一周的活动,与远道而来的游客和当地参观者一道为这位“小寿星”送上祝福。
为庆祝“喀秋莎”生日,莫斯科动物园精心准备了用竹筒、水果做成的蛋糕,上面用冰块做成象征两周岁的数字“2”,冰块里冻着“喀秋莎”爱吃的胡萝卜。
8月24日,大熊猫“喀秋莎”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享用“生日蛋糕”。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生日当天,饲养员特意为“喀秋莎”制作了一个竹质小木屋作为生日玩具,“喀秋莎”很快迷上小木屋,不仅找到饲养员藏在里面的饼干,还三下五除二地拆开啃食,憨态可掬的样子引得人们欢笑不断。
生日活动上,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向“喀秋莎”赠送了特别的生日礼物。公使张伟说,大熊猫“丁丁”和“如意”是中国人民对俄罗斯人民深厚情谊的美好象征。“喀秋莎”的诞生,更是中俄传统友谊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它不仅担当起文化交流的“特别使者”,也成为中俄社交媒体上备受喜爱的“顶流明星”。
8月24日,大熊猫“喀秋莎”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嗅闻饲养员为它制作的竹子小木屋。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喀秋莎”的父母“如意”和“丁丁”于2019年4月抵达莫斯科。2023年8月24日,“丁丁”首诞幼崽,这是在俄罗斯出生的首只大熊猫幼崽。经过超38万俄罗斯民众网络投票,大熊猫幼崽定名“喀秋莎”。
莫斯科动物园园长阿库洛娃在接受采访时说,“喀秋莎”正在茁壮成长,体重已达78公斤。“它每天都兴致勃勃地大嚼竹子,胃口很好。它活泼俏皮的性格愈发鲜明,已经掌握复杂的生存技能和为其定制的训练项目。”
8月24日,游客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参与大熊猫“喀秋莎”生日周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阿库洛娃说,“喀秋莎”不仅是俄中友谊的象征,也是两国围绕大熊猫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的重要一环。“它的成长是自然育幼的独特范例”。
“喀秋莎”生日周期间,莫斯科动物园内处处可见中式风格的装饰。大红灯笼从动物园入口处延伸至大熊猫馆。舞龙舞狮、茶艺表演、科普讲座、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熊猫的生日周既有趣,又充满知识性。
8月24日,游客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参与大熊猫“喀秋莎”生日周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莫斯科动物园还特意举办名为“中国来客”的主题游览活动,用游览线路将动物园中源自中国的动物串联起来,帮助当地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和生态。同时,一场名为“喀秋莎和它的邻居”的主题游览活动也定时向游人开放。
俄罗斯姑娘瓦西里耶娃专程和家人来到动物园为“喀秋莎”庆祝生日。她身穿一件绘有黑白图案的帽衫,将自己打扮得像一只可爱的大熊猫。
8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园长阿库洛娃在大熊猫“喀秋莎”2岁生日活动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在“喀秋莎”的圈舍外,德米特里耶娃抱起女儿驻足观看了许久。“能在俄罗斯见到如此珍稀、独特的动物,这是多么难得!”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大熊猫,第一次在书里看到它的样子,立刻就爱上了。“祝它们身体健康,未来能拥有很多有趣、冒险和开心的日子。最重要的是希望它们‘长命百岁’,有更多人喜欢它们。”
8月24日,游客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观看大熊猫“喀秋莎”吃竹子。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远在中国,也有很多人惦记着“喀秋莎”,中国网友们亲切地称它为“莎莎公主”“乌拉大王”。
8月24日,游客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参与大熊猫“喀秋莎”生日周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工作的吴凯是大熊猫饲养和育幼方面的专家。两年前,他来到莫斯科,陪伴“丁丁”分娩,见证“喀秋莎”出生。“喀秋莎”是这名“奶爸”在中国以外接生的第三只大熊猫幼崽。“自己带过的‘猫’,心里总在惦记。希望它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吴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