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在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生的东方白鹳正在褪去全白的羽毛,换上和成年东方白鹳一样的黑白羽毛。同时,一场针对东方白鹳的野外调查也正在湿地深处展开。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洪河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更是全球东方白鹳繁殖种群密集度最高的繁殖地。再过半个月左右,今年新出生的小东方白鹳即将展翅高飞。眼下正是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节,他们需赶在幼鸟离巢前,乘坐水陆两栖车,逐个巢穴统计繁殖情况。
为了让东方白鹳在这里安然筑巢,保护区为它们建起了这样的铁架子。朱宝光在保护区已经干了30多年,每年他都会架梯登巢,调查东方白鹳的繁殖情况。
这只幼鸟接近70日龄,外观已接近成鸟,鸟爸鸟妈不必轮流守巢,正是野外调查的最佳时机。为避免幼鸟受惊坠落,朱宝光先用黑布蒙住它的头,再开展后续工作——这也是他自创的土办法。
登巢不止是查数,还要测量幼鸟的身体数据,以此来判断这块湿地的伙食够不够好,营养跟不跟得上。据了解,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挑剔,喜欢在人迹罕至、视野开阔、邻近水源的湿地生存,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的东方白鹳不足3000只,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从1993年起,洪河自然保护区便着手开展东方白鹳的人工招引和种群恢复工程。从一开始的木巢到现在可以实时监测的数字铁巢,技术不断更新,繁育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吉林大安:荷塘暗香浮动 水鸟翩跹飞舞
眼下,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的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鸬鹚、黑天鹅,成群结队聚集在一起。近三年,这里的鸟类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当地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划分了湿地保育区与生态功能展示区,同时开发了生态观鸟等低碳旅游项目,保护与开放并重的管理模式既守护了生物多样性,又通过生态旅游收益反哺湿地维护。
江苏连云港:海滨湿地万鸟翔集 鸟浪壮观生机盎然
在江苏连云港的海滨湿地,近万只鸟儿形成了壮观的“鸟浪”。蓝天白云下,成群的鸟儿展翅飞翔,它们涨潮时聚集在高潮位栖息地,退潮后又会在整个潮间带觅食。连云港市境内沿海滩涂湿地面积辽阔,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鸟类重要的觅食停歇地。近年来,当地推进实施生态恢复举措,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观测到半蹼鹬、反嘴鹬、东方白鹳等鸟类的频次显著增加,部分候鸟还从湿地的“过客”转为“常住居民”。
新疆北屯:15万亩金葵怒放 绘就壮美画卷
盛夏七月,新疆北屯市的15万亩向日葵进入盛花期。辽阔原野间,千万株金色花盘汇成一片“金色海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向日葵耐旱、耐盐碱,与这里的干旱气候契合,当地通过科学轮作、节水滴灌等技术,使得向日葵种植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抑制了土地沙化,成为绿洲农业的生态屏障,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如今这里的葵花籽可远销26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