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浙江锚定“十五五”时期总目标: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决定性进展
2025-11-15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记者从浙江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鲜明提出了“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决定性进展,率先呈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图景”的发展目标。

据了解,围绕这一总目标,浙江提出“六个重大突破、六个更加”的具体目标:一是创新浙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实现重大突破,科创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全球竞争力影响力更加凸显;二是深度融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更加彰显;三是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文以铸魂、文以赋能、文以兴业、文以惠民力量更加充沛;四是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全体人民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五是更高水平生态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诗画浙江山清水秀的独特韵味更加动人;六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重大突破,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标识更加鲜明。

记者关注到,在浙江“十五五”时期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中,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打造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位列其中。接下来,浙江将坚持目标不变、思路不变、打法不变,一体推进“四力强城、三美兴村、双向融合、全域富民”。

在强城上,浙江将重点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针对强化县城关键支撑,浙江提出,聚焦产业平台集聚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化县城。针对做大做强中心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浙江将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一镇一策”打造一批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探索“大镇带小乡”、多镇(乡)联合等组团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完善落实“1+3”帮扶机制,加快推进“发展飞地”建设,持续做强山区海岛县“一县一业”。

在兴村上,浙江则立足推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有机融合,全域建设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兴村的关键在于兴业,浙江将持续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推进农事服务中心提能升级,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实施现代农业“强龙”行动,培育一批百亿元、领军型、行业“小巨人”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此外,浙江将兴村的潜能归结于组团,进一步健全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机制,迭代和美乡村“三大行动”,实施乡村有机更新计划,进一步提升乡村风貌,打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根据计划,到2030年,和美乡村要实现全省域基本覆盖。

在融合上,浙江重点依托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一体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打造城乡便捷高效“生活圈”。一方面,将深入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辐射“六大工程”,推动教育更优质、医疗更便捷、养老更优享、保障更有力,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乡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另一方面,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大动脉”,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青年入乡发展,真正做到城乡双向奔赴。“十五五”期间,浙江将围绕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生活融合、生态融合等四个重点领域,开展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数监测。

在富民上,浙江提出,重点推动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互促进,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在推动“口袋鼓起来”上,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因地制宜推进乡村运营,推动“土特产富”优质优价,健全城乡就业创业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缩小。在推动“脑袋富起来”上,浙江则深入推进人文乡村建设,完善党建引领的“四治融合”机制,加强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挖掘与传承创新,丰富村跑、村运、村BA等“村”字号特色文体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农民精神风貌。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海洋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