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舉辦 兩位前駐外大使分享外交外事知識
2025-10-31 来源:香港文匯網

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題講座。(大公報記者 馬丁 攝)
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題講座。(大公報記者 馬丁 攝)

大公報訊 香港理工大學今日舉辦「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邀請兩位前駐外大使就外交外事知識、中非外交理論與實踐等主題與師生進行分享。下午,理大蔣震劇場座無虛席,由於報名觀眾熱情高漲,在主會場外,還特設了容納100餘人的分會場。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致辭表示,中國外交正是在理論與實踐之中,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理大其中一個辦學使命,就是培養學生擁有家國情懷和具備全球視野,有擔當、愛國家,能造福社會和貢獻國家。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大公報記者 馬丁 攝)

「現在是一個資訊化的時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個人都在從事外事工作,每個人都在對外。所以,我覺得了解一些外交知識非常有必要。」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前駐希臘、愛爾蘭等國大使羅林泉首先進行分享,介紹了聯合國、外交官稱謂等外交知識。

羅林泉大使(大公報記者 馬丁 攝)

羅林泉特別分享了他在擔任駐希臘大使時,親身參與的從利比亞撤僑經歷。2011年2月,利比亞內戰期間,中國駐希臘使館在第一時間爭取到了希臘政府的同意,第一時間租到了三艘郵輪,向利比亞的班加西、的黎波里港口派出了9個船次,共撤離7批一共13185名中國公民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安置。在克里特島安置高峰期間,準備了20個飯店,1萬張床位,每天接兩班船,送8個包機回國,實際踐行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外交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前駐毛里求斯大使孫功誼以「『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理論與實踐」為主題進行分享。他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中國把非洲當作真朋友,無論中國發展到何種程度,都會把非洲國家當作患難之交。

孫功誼大使(大公報記者 馬丁 攝)

孫功誼指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在於通過制度性合作與價值觀重構,探索一條不同於西方模式的發展道路,為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提供範式參考。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各種力量的戰略博弈中,非洲是我們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

「我是印尼華僑。印尼曾經有排華的階段,當時他們衝擊大使館,你們冒着生命的危險為了祖國服務。我非常敬佩你們外交官。」在問答階段,在現場的中國工程院陳清泉院士熱情地提問,現在有強大的國家,特別有強大的經濟和強大的國防力量來支持外交官們,我們的外交是不是更強大了?

羅林泉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剛到外交部時,接待外賓都要到外交部的服裝庫去借服裝,剛到美國的時候,還要到「garage sale、yard sale、one dollar」(車庫特賣、庭院特賣、一美元店等折扣店)去買東西。而到了今天,以撤僑行動為例,當時有美籍華人向美國駐班加西的總領館求助,美國總領館置之不理,最終是中國政府把他救了出來。「現在我們說中國大國外交,要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我們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很大的目標。我們就從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樣出發,只要朝着這個目標走,我相信就能越做越好。」

責任編輯: 何雪沫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