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潮玩作为融合潮流文化、创意和艺术的时尚玩具深受年轻人热爱。近年来,东莞的潮玩产业迅猛崛起,已成为全国潮玩生产的重要基地,85%的潮玩产品都源自这里。尤其是石排镇,这个原本低调的小镇,凭借独特的“国潮”主题潮玩,成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推动国潮文化走向新高度。
在东莞万物皆可潮玩,从传统化妆品、广式烧鹅再到冻柠茶,石排镇的这家潮玩企业从传统文化汲取灵感,推出了毛绒玩具和挂件等创意产品,让年轻人在玩儿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
东莞市石排镇某潮玩企业负责人肖森林介绍,他们在设定这个项目之前有很多论证,但是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认同这种创新的玩法。所以他们进行了一个尝试,在深圳的潮玩展上首次亮相,没想到它反应非常火爆,这就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认为这个思路是对的。
在石排镇,以国风为灵感的潮玩企业并不少见。在这家专门制造金属拼装玩具的企业,负责人熊毛正展示一款以“中秋小团圆”为主题的盒子灯。这家企业最初做金属玩具代加工,直到2006年开始尝试将国风元素融入产品中。
东莞市石排镇某潮玩企业负责人熊毛介绍,当时,市面上极少发现有中国元素的玩具,当时他们就在思考,能不能够用自己工厂金属加工的工艺来做一款中国元素的玩具。他们第一款产品是美猴王,当时也在市场上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在最开始创作的时候是没有想到的。
古建筑、大美非遗等多个系列的金属潮玩产品,让公众在自己动手组装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全产业集群 小镇“链”就大产业
从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到全球热销的泡泡玛特,很多现象级潮玩IP背后,都有着东莞石排镇的印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石排镇的玩具生产便已起步。而近年来,潮玩产业迅速崛起,已经形成了从设计到生产、从研发到销售的全产业链集。
在石排镇一家规模较大的潮玩用品设计生产企业,一款最新的AI互动潮玩形象正在进行测试中。
东莞市石排镇某潮玩用品企业生产部门经理高永光介绍,以前他们只做传统玩具的代工,但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对情绪价值和潮流的需求不断提升,企业抓住了这一趋势,成立了200人的设计团队和600人的生产队伍,快速推出了包括盲盒、太空舱、手办等系列原创IP。
在石排镇,像这样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能型潮玩企业比比皆是。石排镇潮玩产业负责人刘雪仪介绍,在当地周围5平方公里范围内,可以高效满足潮玩产品设计、打样、生产、销售的全链条需求。刘雪仪对2025年初电影《哪吒2》上映时的景象记忆犹新。当时正值春节假期,东莞市多家潮玩企业突然接到了上亿元的IP衍生品订单,产能告急的求助信息如雪片一样发到了她面前。
刘雪仪介绍,前前后后打了300个电话,开模的时间以往是45天左右,当时缩短到10天就交付了。
目前,石排镇正在打造潮玩AI设计中心,企业48小时内就能完成打样、72小时进入量产阶段,生产效率预计将再提升20%。
为保护潮玩行业的自主IP知识产权,当地有关部门成立了全国首个技术性贸易评议工作站——潮玩服务站,为企业提供国际贸易技术支持。
东莞海关关长潘英启介绍,潮玩工作站成立以来,已经指导企业将100多个自主的IP在海关备案,已经制定了潮玩在化学安全方面的性能标准。下一步,他们将制定潮玩全行业的标准,让中国潮玩标准走向世界。数智革新 激活潮玩生产新动能
曾经,石排镇的潮玩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现在,随着数字智能设备的引入,潮玩产业正向着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
田军章是石排镇一家潮玩生产企业喷绘生产线的负责人,以前喷绘工序主要靠手工操作,不仅劳动环境恶劣,产品的误差也经常能够达到1厘米。近年来,企业逐步引入了数字化设备,目前喷绘的精度已经控制在了1毫米以内。
田军章表示,引入数字化设备后,工人的工作强度已经明显下降,但对工艺精准度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如今,潮玩制造正在向高精度迈进。这家以金属薄片为核心材料生产拼装玩具的企业,利用蚀刻工艺在厚度仅有0.3毫米的黄铜薄片上精准切割出比米粒还小的卡扣,这些极其精密的配件经过拼装就能变成精美的文创产品。
东莞市潮玩协会执行秘书长童渊介绍,近几年,东莞上规模的企业60%以上已经投入了数字化跟智能化方面的设备。现在还有30%的企业将往3.0版本走,更多的机器人设备进来,用更多AI做IP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