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日的「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機制」2025澳門年會於9月18日至20日舉辦。年會由中國文聯、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指導,廣東省文聯與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共同主辦,以「共生、共建、共融——新時代灣區文藝創新與發展」為主題,匯聚粵港澳三地逾百位文藝界代表,共商文藝發展大計,助力人文灣區建設。同場舉行「 共生•共建•共融——新時代灣區文藝創新與發展 」年會主旨發言和對話交流。 (主辦方提供圖片)
開幕大會於19日上午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政,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勁軍,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代表、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出席並致辭。中國文聯、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聯、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及大灣區9市文聯等機構代表參與盛會。
張政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機制」成立四年來,已成為推進人文灣區建設、凝聚文化共識的重要平台。中國文聯將持續從頂層設計、資源整合、品牌塑造及國際傳播四方面着力,推動峰會機制成為彰顯中國特色、灣區風貌的核心文化平台。
胡勁軍指出,文化不僅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其發展的支點與力量源泉。廣東將繼續深化與港澳的文化合作,共同打造文藝創作高地,講好灣區故事。梁惠敏表示,澳門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人文灣區建設,期望進一步深化區域協作,尤其在青年藝術家培養與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實現突破。
年會期間,峰會機制進一步擴大「朋友圈」,接納廣東粵劇院、永利文化(澳門永利渡假村)、榮寶齋(深圳)拍賣有限公司為新成員單位,並新增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深圳招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嶺南畫院等六家共建單位。會上舉行授牌儀式,標誌着大灣區文藝合作網絡進一步完善。
推動創作 培育人才
會議發佈了2025年度峰會機制重點扶持項目名單,共有16個項目獲資金與專業支持,包括《粵港澳大灣區文藝新星澳門行文藝惠民活動》、《「聽見灣區」AI星聲計劃》、青春版粵劇《白門柳》等。同時,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新星」名單揭曉,30位45歲以下、來自不同藝術領域的青年才俊獲表彰,展現灣區文藝後繼有人。
深化機制 輻射未來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會會長李自松在閉幕式上表示,期望以文脈為紐帶,進一步夯實大灣區人文基礎,讓灣區不僅是經濟高地,更是文明沃土。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垂林指出,年會的成功舉辦體現了三地文化同源、人緣相親的優勢,未來將持續完善峰會機制,創新交流模式,增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