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伊始,在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场教学云设计软件平台的实践课正在开展:学生们在云设计平台轻点鼠标,瞬间生成精美效果图,空间软装搭配跃然屏上。这些课程将逐步让学生们“实战”掌握3D空间软装搭配技能和全案设计能力。
作为全国较早开设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职业院校,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酷家乐)开展合作,精准对接企业用人新需求,培养了逾千位家具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人才。这一合作项目也入选了教育部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集群深度融合,让校企合作迈向“共生共长”,逐步构建起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截至目前,该省已组建1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3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校企联合共培养13022人、培训8051人,落实就业5877人。
“职业教育不能只在课堂上教,更要在产业链上练。”黑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彭树青说,黑龙江将产业、岗位、专业精准对接,推动市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重点产业领域、高水平专业群同步建设,让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让学生走进企业一线。
目前,黑龙江省已培育80个省级职教产业学院,建设19个省级高水平学校和68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重点支撑先进装备制造、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冰雪文旅等重点产业领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深度融入教学实践,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编制行业标准。
在边境口岸城市绥芬河,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工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正式落地,首批研究生已于今年9月入校,围绕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开展联合培养。牡丹江大学在绥芬河设立教学基地,培养边境经济与对俄合作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打造央地互动、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产教融合良好生态,黑龙江省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深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作者:沈易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