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当前位置:新闻 > 国内 > 正文
打开创新“阀门”解锁一盏青绿背后“文化密码” “中国新特产”全球消费版图越画越大
2025-08-23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贵州铜仁被称为“中国抹茶之都”。贵州铜仁的抹茶究竟有多厉害?来听铜仁抹茶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贵州铜仁的抹茶,想知道我有多厉害吗?一起来看看吧!

2025年的日历刚刚翻过一半,我的产量已经冲到了820多吨。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卖出了1200吨的好成绩,产值达到了3.02亿元。

悄悄告诉你们,支撑这份成绩单的秘密,就在我的老家铜仁。这里有抹茶的高标准原料基地和生产线,我的品质超越了国际通行标准,并且年产量能达到4000吨。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也在铜仁安家,这里能把我研磨得无比精细,达到1300目以上,也就是每颗抹茶粉直径10微米左右,比面粉还要细腻10倍多。

就凭这身本领,我在全球市场可受欢迎了。我的产销量和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看到这些扎实的成绩,铜仁“中国抹茶之都”这块金字招牌的分量,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吧。从茶园到工厂 探秘抹茶诞生过程

贵州是我国茶叶种植大省,有茶园超700万亩,这里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要制作高标准的抹茶,从茶叶种植、管护到采摘、加工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标准。

这里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一片1000多亩的茶园,海拔大约是1400多米。从空中俯瞰,一座座茶山就如同绿色的波涛连绵起伏。趁着这两天降雨停止,茶场的工人们正操作采茶机,加紧采收2025年的第三季茶叶,而这些茶叶就是制作抹茶的原材料。遮阴处理作用大 茶叶鲜绿口味佳

这片茶园很多茶树都被遮荫网覆盖,这就是抹茶园和普通茶园最大的区别。掀开遮荫网可以看到,里面并不是一片漆黑,而是保持着柔和光亮,这样既保证了茶叶生长所必需的光合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阳光直射,长出来的茶叶更加油润鲜亮,而且可以大量形成口味鲜甜的茶氨酸,并抑制带有苦涩口感的茶多酚的生成。

茶几上摆放着两个盘子,这个盘子里面装的是露天生产的茶叶,而这个盘子里是经过遮阴处理的抹茶园里的茶叶。可以看到,这一盘的茶叶色彩要鲜绿得多,非常接近于冲泡出来的抹茶的颜色。

据了解,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初,茶农们就会在茶树上方铺设这样的遮荫布,经过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揭开采茶了。每年抹茶可以采收两季到三季,比以往生产名优茶一年只收一季,产量和产值都有了明显提升。采取一系列严苛措施护航“干净茶”

抹茶作为一种饮品和食品添加原料对食品安全要求极高。抹茶园的日常管护中有哪些要注意的?多年前,贵州省就提出了干净茶的理念,制定了严格的农药禁用标准,建立了茶园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贵州省又发布了全国首个抹茶地方标准,其中对茶氨酸含量和农残指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在产业发展之初,一些抹茶园经营者也曾因茶叶品质不佳或者农残超标,产品被退货或拒收。一系列近乎严苛的标准,倒逼茶园改变以往的管护方式。比如一年四季都不能使用除草剂,只能靠人工和机械除草。另外,也大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增加了有机肥的投放。龙头企业带动 全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抹茶产量逐年提升,对茶叶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目前,贵州共有8万亩的茶园为抹茶生产提供原材料。茶叶在采摘下来以后,下一步要进行怎样的处理?

碾茶是抹茶生产的初级环节。来到家碾茶工厂,可以闻到扑面而来茶的清香。这里正在进行的就是杀青、烘干、梗叶分离等流程。2024年底,这家工厂采购了由一家贵州本土企业设计和组装的全新的生产线,它采取一拖二的组装形式,产能比以前的进口生产线每小时2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每小时800公斤,而且还大幅降低了能耗和用工成本。

如果说贵州的抹茶产业如同一条奔驰向前的“列车”,那位于铜仁市江口县的这座世界最大抹茶工厂就是它的“火车头”。

在抹茶生产的过程中,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记者穿上防护服,佩戴好手套和口罩以后才得以进入磨粉车间。这是一条抹茶的生产线,被打碎的碾茶就经过上方投放到球磨机以后,被打磨出了非常细腻的抹茶粉,随后通过管道运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来自全省的所有碾茶都会汇聚到这家工厂,每天有超10吨的精制抹茶在这里被生产出来,作为“中国新特产”发往全球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抹茶一起出海的,还有中华民族上千年的茶文化。一“抹”越千年:宋式点茶“点”活千年古韵

近些年,抹茶成为很多时尚茶饮和糕点的重要材料,尤其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其实,抹茶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魏晋时期,在宋代发展兴盛,并形成了点茶的品饮方式。如今,在贵州铜仁,千年抹茶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宋代抹茶制作方法被称作“点茶法”,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烤炉炙茶、茶碾碾茶、筛网罗茶,几道工序下来,茶叶片便成了抹茶粉。古时,抹茶被称为“末茶”,“末”是“粉末”“碎末”的意思,这个名字便是由这种茶粉的形态而来。

候汤、温盏、再将制得的茶粉置于茶盏中,手持茶筅击打调膏、分次注水、不断击拂,直至打出“雪沫乳花”。

我国唐宋时期,抹茶发展为了一套包含器具、流程、审美追求的“茶艺仪式”,并催生出一种被称为“斗茶”的活动。

茶艺师邓应红介绍,斗茶就是看谁的沫波打得最细、最绵密,斗茶一般就是以这种方式论输赢,因为可以在上面写字画画,最后还要看谁画得画比较好。

茶汤作纸、茶膏作墨,可以画山水、绘花鸟,还能题词写字。在宋代,在茶汤上作画被称为“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风靡一时。

在贵州铜仁,传统点茶技艺变身成了2025年暑期热门的文化旅游项目。抹茶体验店里,游客们在专业指导下,学习、体验点茶技艺,古老的抹茶制作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万物皆可“抹” 一“抹”闯天下

可以说,抹茶既是中国的“老字号”也是“新特产”。在贵州铜仁流行着一句话——“万物皆可抹”。抹茶已完全跳出传统饮法的局限,与各式各样的食材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走进这样一家特色抹茶体验店,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抹茶特色产品。比如“抹茶+甜品”“抹茶+糖果”“抹茶+面条”,甚至抹茶还可以搭配当地特色的鲟鱼、豆腐等特色农产品。“万物皆可抹”,可以说在当地,抹茶正与各式各样的食物碰撞出越来越多创意的火花。

铜仁的抹茶可不甘心只待在茶杯里,研发人员大胆地将其与多种食材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个既符合现代饮食潮流,又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产品类别。这种跨界融合的尝试,不仅大幅拓展了产品线,更赋予了传统抹茶以当代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创新并非简单的概念叠加,抹茶的加入,有的是平衡口感、有的是提升风味、有的则是增加了健康元素。这些融合,不仅让抹茶成为游客好奇尝鲜的“特产体验”,还悄然变成了铜仁当地百姓餐桌上的日常滋味。

有统计显示,在2024年的全球抹茶消费版图上,大约每消费7杯抹茶,就有一杯的原产地来自贵州铜仁。2025年6月,一批62吨的铜仁抹茶产品成功装箱启航,运往海外市场。

目前,铜仁抹茶企业已在海外4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办事处,将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助推铜仁抹茶这张“中国新特产”名片香飘世界。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