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 > 正文
美欧关税协议:谁在忽悠谁?
2025-08-21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月底宣布达成的关税协议似乎出了问题。

外界最初预计,在美欧宣布达成协议后几天内,双方就会发表一份旨在确认协议内容的联合声明。但因双方对其中的最终细节争论不休,这份被用来固化共同立场的声明至今难产。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19日表示,欧委会已将联合声明草案退回美国。双方围绕关税问题的谈判仍在继续。

路透社报道截图

没谈拢的事儿还有很多

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联合声明被搁置的原因之一,就是双方在与“非关税壁垒”相关的措辞上存在分歧。

美国此前曾表示,欧盟的“非关税壁垒”包括以《数字服务法》为代表的数字规则,本届美国政府认为这些规则特别针对在欧洲有大量业务的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希望保留欧盟在《数字服务法》上作出让步的可能。

2024年生效的欧盟《数字服务法》意在明确数字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并遏制大型网络平台的恶性竞争行为,指向的监管对象包括美国的亚马逊、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字母表、脸书母公司元宇宙等六家“看门人”企业。

针对美国多次指责欧盟数字规则“不公平”、要求欧盟放宽对美国科技巨头监管的立场,欧盟委员会曾强调,欧盟的相关立法属于主权政策范畴,不在欧美贸易谈判议题之列。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除了“非关税壁垒”之争,美国对欧盟征收的关税本身也有不少遗留问题尚未解决。

抛开仍待谈判的钢铝以及烈酒、葡萄酒等产品贸易领域的最终安排不提,根据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达成的关税协议,美国对欧盟绝大部分输美产品征收的15%统一关税本应涵盖汽车等核心产品领域。

然而,这一关税政策于8月7日生效时,欧盟输美汽车的关税却没能降下来,仍保持着27.5%的高税率(原有的2.5%最惠国关税叠加今年加征的25%关税)。

欧盟委员会原本预计特朗普会在8月15日前签署一项行政令,正式落实下调对欧汽车关税的内容,但白宫官员称,只有在双方就联合声明达成一致后,美方才会采取这一行动。

眼看数周已过,这份声明草案仍在欧美之间来回流转。美国调整汽车关税的法令迟迟不能出台,对欧洲特别是德国汽车出口的影响不言而喻。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德国的奔驰、宝马、大众三大车商上半年财务数据均显示,它们的营收和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一份报告,美国关税等因素或将导致德国三大车商今年的现金流减少100亿欧元。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新的不稳定阶段’可能即将到来”

相比关税威胁,美欧贸易协议中“约定”的其他内容更是充满未知数。

根据这项口头协议,欧盟承诺在未来三年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并对美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但在外界看来,这些承诺很难实现。

数据显示,去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能源产品总额不到800亿美元,而欧盟最新承诺的进口量(相当于每年2500亿美元)意味着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两倍以上,这无疑严重超出了欧盟的实际能源需求。

同样的道理,美国出口商也不可能找到那么多货源,毕竟美国去年的能源出口总额才刚刚超过3300亿美元。

彭博社报道截图

至于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更是引发了美欧双方的不同解读。

白宫在特朗普与冯德莱恩达成关税协议后第一时间即发布简报,高调放大欧盟对美投资承诺。

但仅数小时后,欧盟委员会的两名高级官员就“澄清”说,6000亿美元指的只是欧盟企业界的投资意向,“对美投资的资金完全来自企业,欧盟委员会作为公共机构无法保证这一点,这取决于私营企业的意愿”。

另外,欧盟委员会尚未表示将推出任何激励措施,以确保私营企业完成三年6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目标,也没有给出投资的确切时间表。

美国《政治报》报道截图

还有分析指出,去年欧盟对美投资总额不过622亿欧元,而冯德莱恩承诺的每年对美投资2000亿美元(约1730亿欧元)意味着必须在去年基础上增加近两倍,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看来,“这些投资承诺比采购美国能源的承诺更不切实际”。

贝恩德·朗格(资料图)

鉴于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达成的美欧关税协议本质上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政治承诺,尚不具备法律效力,法国智库雅克·德洛尔研究所专家尼尔斯·雷德克尔认为,协议中的对美投资内容“基本上只是为了安抚美国总统做做样子”。

前欧盟内部市场委员蒂埃里·布雷东说得更直白:“欧盟和美国并没有达成协议,因为协议的前提是双方取得共识,而欧美之间还没有走到这一步。相反,‘新的不稳定阶段’可能即将到来。”

蒂埃里·布雷东(资料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李鹏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