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当前位置:新闻 > 保险 > 正文
两笔投资计提减值超9000万、和泰人寿上半年保费增四成却亏1.76亿 ,股权调整能否破局?
2025-08-13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科金融

股权调整后,和泰人寿将终结三位股东并列第一大股东的“三足鼎立”格局,其治理困局的破解将迎来新的期待

近日,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泰人寿”)公布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上半年经营业绩情况浮出水面。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业务收入为13.33亿元,同比增长40%;净利润由盈转亏为-1.76亿元,去年同期为1.34亿元。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82.34%、193.69%,最新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

保费增长四成却仍难逃亏损,我们亦注意到和泰人寿在年内公布了两笔重大投资损失。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和泰人寿投资的“20深业03”债券因出现展期,故计提减值准备1614.86万元。另据官网信息,和泰人寿持有的“H20杉杉1”债券于2025年2月违约,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计提资产减值7592万元(其中6月末计提6507万元)。

今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正式核准崔传波和泰人寿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2024年,和泰人寿两位副总经理先后离职,岗位出现空缺。2020年10月,和泰人寿总经理李玉泉因个人原因辞任,目前公司总经理一职处于空缺状态。

股权结构方面,和泰人寿三家股东并列第一大股东的局面将迎来变化。今年6月,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克必成科技”)将所持有的1500万股股份转让给深圳市金世纪工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世纪实业”)。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金世纪实业对和泰人寿的持股比例升至21%,成为唯一一位第一大股东。这对于和泰人寿来说,或将有助于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稳定推进公司战略发展。

增收却亏损的背后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59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盈利293.4亿元,同比增长达236%;其中38家公司实现盈利,合计盈利336.17亿元;21家公司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额达42.7亿元。

作为一家成立九年的公司,和泰人寿经历七年亏损后,在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0.12亿元盈利,基本符合“七平八盈”的行业规律。今年以来,公司净利润再度由盈转亏;一季度,和泰人寿已出现0.96亿元亏损,二季度延续亏损态势,导致今年上半年出现1.76亿元亏损。

投资端方面,今年二季度末,和泰人寿的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96%、0.85%;其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及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53%、3.78%。

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和泰人寿斥资2.7亿元投资“20深业03”债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已展期未违约债券下调五级分类,并计提减值准备1614.86万元,导致偿付能力下降3.42%。“20深业03”的发债人为“宝能系“旗下的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只债券发行于2020年6月,规模为23亿元,发行利率为7.5%,每年付息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和泰人寿并非第一次投资踩雷“宝能系”。2021年10月,其对中国民生信托-至信763号宝能汽车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计提减值准备5400万元;同年12月,公司对该信托计划计提减值准备7200万元(审计前)。

另外,和泰人寿斥资2亿元投资的“H20杉杉1”债券亦出现投资损失。7月11日,和泰人寿在官网披露临时信息披露报告。报告称,“H20杉杉1”债券于2025年2月违约,截至2025年6月末和泰人寿累计计提资产减值7592万元(其中6月末计提6507万元)。该事项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已体现在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指标上,减值后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上,此次资产减值对公司偿付能力无新增影响。公司已对相关资产增信质押物采取法律措施,将通过增信措施进行积极追偿,以争取对公司的影响降至最低。

“H20杉杉1”的发债人为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发行日期为2020年12月,发行规模为9.5亿元,发行利率为6.98%。

负债端方面,和泰人寿亦面临着满期给付、退保给付的压力。今年一、二季度末,和泰人寿的综合退保率分别为2.46%、2.6%。作者亦注意到,截至上半年,和泰财富稳盈年金保险(万能型)的退保规模已达3.18亿元,该产品去年全年累计退保规模为3.02亿元。另外一款产品和泰京泰盈年金保险(万能型)在今年上半年末退保规模为2238.34万元,亦已超过去年全年2094.83万元的退保规模。

高管履新

和泰人寿2024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时任副总经理、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邱欣欣离职,公司仅剩另一位副总经理胡锋。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副总经理胡锋离职。直至近期,崔传波获批出任和泰人寿副总经理一职。

公开履历显示,崔传波曾任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精算部经理,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精算师、首席风险官,国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精算师等职务,于2024年11月起担任和泰人寿总精算师。

相比之下,和泰人寿的总经理一职空缺的时间较长。2020年10月,总经理李玉泉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暂由董事长刘鑫代行总经理职权。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间,胡锋曾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目前,和泰人寿的总经理一职仍悬而未决。

目前,包括崔传波在内,和泰人寿的高管共有4人,分别为审计负责人薛蔚、合规负责人郝鹏飞、财务负责人刘伟。其中,刘伟亦属于刚履新的一位高管,从2025年3月起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

和泰人寿曾因董监高薪酬引发市场讨论。据偿付能力报告披露,2022年,和泰人寿董监高最高薪酬达634万元,2023年该数据升至692万元。直至2024年,和泰人寿并未直接披露董监高最高薪酬的具体数据,而采用“200万元以上”的表述,并解释称公司2024年度考核工作未结束,未确定绩效薪酬额度。2024年年报载明,和泰人寿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为1988.9万元,2023年数据为2227.11万元,降幅有限。

“三足鼎立”的股权结构将被打破

和泰人寿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成立之初,中信国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国安”)、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居然之家”)、金世纪实业均持股20%,并列第一大股东。 腾讯旗下的英克必成科技紧跟其后,持股比例为15%。

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中信国安所持全部股权处于质押状态。《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第十条规定,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质押银行保险机构股权数量超过其所持股权数量的50%时,大股东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的表决权。这亦意味着中信国安在和泰人寿管理决策方面已失去话语权。

而另一位大股东居然之家,自和泰人寿成立以来,并未将所持股权进行质押融资。和泰人寿成立之初,居然之家实控人汪林朋担任董事,但第一届董事会届满后,便卸任董事一职。目前,居然之家并未向和泰人寿派驻其他董事。

直至近期,英克必成科技将所持和泰人寿15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转让给另一位第一大股东金世纪实业。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金世纪实业持有和泰人寿315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21%,英克必成科技持有210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降至14%。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金世纪实业成为第一大股东。这对于和泰人寿来说,或将有助于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稳定推进公司战略发展。

此外,和泰人寿半数股东所持股权存在大规模股权质押、冻结情况,公司40%股权处于被质押状态。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中信国安所持30000万股全部被质押,栾川县金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持21000万股全部被质押、冻结,秦皇岛煜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所持4500万股被质押,深圳市合丰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持的4500万股全部被质押、冻结。

这种股权“三足鼎立”与半数质押并存的局面,使得和泰人寿股东层在战略方向、管理层任免等关键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作者查阅各年度报告发现,和泰人寿召开的2022、2023年度股东大会,出现多份议案未获审议通过的情况。如连续两年股东大会都未审议通过《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2022年度独立董事尽职报告的议案》《2022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2023年股东大会上,《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2023年度独立董事尽职报告的议案》《2023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均未获审议通过。

在上述股东背景下,和泰人寿亦在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推动股东增资进程,确保偿付能力充足。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