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區政府昨日宣布,經考慮海外做法和本港實際情況,教育局將修訂資助大學課程學額的資格,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對獲批來港、透過「高才通」等計劃來港的輸入人才受養人子女,當局明確要求須先居港滿兩年,方可申請八所資助大學及其他專上課程資助學額,否則需要繳交與非本地生水平一致、高三四倍的學費。為確保平穩過渡,新方案將分階段落實,2028/29學年起全面實施兩年居港規定。

教育評議會回應指,配合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及「搶人才」工作,政府鼓勵人子子女來港就讀,不但可加強內地與香港的聯繫,更可解決香港就學人口不足的問題。
對於是次修訂安排,該會認為十分合理,因學生在港接受正規教學,可變成真正的「本地生」,對他們成績有莫大幫助,亦對他們將來入讀本港大學及在港生活作好準備。至於政府設一年的過渡期,相信有心來港報讀的學生和家庭,亦有足夠時間來準備。
鑑於學生人口銳減是世界趨勢,教評會相信,這批來港學童不會影響本地學生進入大學的機會,相反新修訂令制度更公平和更完善。該會呼籲香港教育界可按校情和學生情況,接納這班來港就讀的學生,同心打造香港的優質教育,為香港注入更大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