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海房地产市场供求进入季节性调整阶段,新房市场整体成交略显乏力,去化情况持续分化特征,其中“好地段+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高品质项目领跑市场。
头部房企格局稳定 保利发展持续领跑
2025年1-7月,上海TOP20房企合计实现销售额2581.8亿元,销售面积362.2万㎡。保利发展以280.7亿元销售额稳居金额榜首位,招商蛇口(258.4亿元)、华润置地(251.6亿元)紧随其后,前三甲格局稳固。销售面积方面,招商蛇口(46.6万㎡)、保利发展(38.1万㎡)、华润置地(29.7万㎡)占据前三。
市场成交季节性调整 土拍热度再创纪录
2025年1月1日-7月29日,上海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成交面积达343.10万㎡,成交套数27987套。受传统淡季影响,7月成交面积34.11万㎡,成交套数2722套,新房市场进入季节性调整阶段。
土拍方面,1-7月成交各类用地规划建面772万㎡,其中涉宅用地206万㎡。7月上海第六批次土拍成功出让8幅含宅地块,揽金290亿元,平均溢价率达22.33%。其中,徐汇衡复地块以20.03万元/㎡的楼面价刷新全国单价纪录。土地市场积极活跃,反映出企业对于上海市场持续保持止跌回稳的信心。
政策定调保持稳定 市场回稳基础夯实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充分肯定宏观经济成效,释放积极信号,并强调宏观政策将“适时加力”,同时要求“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未来将视经济与市场运行态势,动态优化调整政策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核心目标明确不变。
上海依托其核心城市地位、经济活力及全球资源吸附力,持续为楼市构筑深厚根基。面对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与周期性调整,房企更需坚守核心价值逻辑:聚焦核心区域,以创新理念与极致产品力锻造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好房子”。唯有如此,方能有效承接政策红利,穿越市场周期,共同推动上海房地产市场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新阶段。(统计周期:2025年1月1日-2025年7月29日;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中指研究院上海企业常务副总经理程宇)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