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8月1日迎來開幕式倒數100日,香港將承辦8個競賽項目,以及一個群眾賽事活動項目。特區政府各部門均積極籌備運動盛事,其中消防處去年4月成立全國運動會支援課,將承擔全運會期間的應急救援和醫療服務,並進行風險評估及制定應急預案,以保障所有比賽場地和運動員酒店的安全;同時負責籌備後勤支援等工作,並與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其他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建立緊密合作機制。此外,消防處為保障公路自行車及馬拉松等跨境賽事安全進行,建立「屬地原則,救援優先」應急機制,開展三地救援力量聯合演練與考察交流。
消防處高級消防區長郭威信昨日(29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處方安排約2,000名消防員及救護員參與全運會工作,並且整合了需要的人手和資源,以靈活調派消防及救護同事參與全運會,確保日常服務不會受到影響。人手部署亦會根據賽事規模調整,例如參與人數較多的劍擊賽事,或於預計受傷風險較高的將軍澳單車館場地自行車賽事,以及面積較大的體育園主場館賽事,均會安排較多人員。
賽事開始前,消防處將主動進行消防安全排查,涵蓋消防裝置設備、危險品倉庫及食肆等,確保所有比賽場館和運動員酒店符合消防安全規格。針對臨時搭建場地如圍板隔間辦公室,消防處將提供防火措施建議,並運用無人機高空巡查結合機械狗偵測可疑物品,確保賽事安全進行。
至於賽事期間,消防快速應變隊將進行巡邏和風險監察,確保迅速應對突發事故。消防處救護員亦與醫管局、醫療輔助隊及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制定醫療保障方案,例如部署「救護競賽應變隊」,由救護員與醫管局醫療隊在場設置醫療點,為運動員提供即時醫療服務;另一隊「救護快速應變隊」則在場內巡邏,必要時支援醫療輔助隊和聖約翰救傷隊,為現場觀眾提供醫療服務。此外,消防處亦會在比賽和訓練場地安排救護車隨時待命,以便將運動員或傷病者送院。
為進行賽前場地風險評估、消防安全排查及視察,消防處亦參與了測試賽,模擬全運會正式賽事的規則和流程,並與警方、運輸署等部門進行全面測試。測試賽中共記錄了106宗受傷個案,其中劍擊項目最多,高達54宗,但主要為運動員手腳擦傷;場地自行車則有21宗,其中兩人需要送院,傷勢多為扭傷和肌肉痛症;殘疾運動員測試賽則有7宗受傷個案。郭威信解釋,劍擊測試賽求助較多,主因是許多運動員屬個人參賽而無醫生隨隊,故向消防處救護人員求助。他相信正式賽事時會有隨隊醫生,將減低受傷個案,而且這些數據有助消防處掌握不同項目的受傷風險,從而優化消防及救護部署。
消防處亦根據不同場館特性制定具體應急預案,並就各項賽事進行演練,讓人員熟悉場館運作和賽事規則。消防處更聯同其他政府部門、賽事主辦單位及相關機構完成多輪跨部門重大事故及反恐演習,例如模擬啟德體育園賽事期間發生突發事故,導致多人受傷,以測試各單位協調和應變能力,強化跨部門指揮鏈協作效率。消防處亦為每個比賽場地和酒店制定專屬應急預案,在場地進行全面風險評估時,會綜合考慮人流密度、疏散路線、場地設計、賽事性質、醫療風險,以及對殘疾運動員的特別需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