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中国多家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加力布局海外市场,加大投入组建远洋运输船队,将运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对于进军国际市场的自主车企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的船队规模怎么样?
5月15日,在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这艘由上汽集团自主打造的9500车位滚装船正式交付使用并首航欧洲。这艘被命名为“安吉安盛”的滚装船是目前装载量最大的汽车运输船之一,最高航行速度可达19节。
企业负责人庄菁雄介绍,后续他们还有7艘超大型的汽车运输船投入使用,整车远洋运输航线将遍布全球主要的汽车市场,目的地将达到100多个。
不仅是上汽,2025年4月下旬,装载量同样超过9000车位的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在江苏交付,随后开启驶往巴西的航程。据了解,比亚迪已有4艘远洋汽车运输船下水运营。企业负责人高晓琳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滚装船向海外运载超25000台新能源汽车。下一艘9200车位级运输船“西安号”也即将于年中交付,预计2025年比亚迪8艘滚装船将全部投入运营。
2025年1月21日,奇瑞的首条远洋汽车运输船首航欧洲,第二艘汽车运输船将在2025年6月份下水,第三艘正在加紧建造。广汽则联合招商轮船共建滚装运输公司,确保整车出海的仓位稳定。并发布了“欧洲攻略”,计划2025年完成欧洲中转仓建设,实现“制造—运输—服务”全链条本地化覆盖。全链条协同发展 中国汽车加速“出海”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4月份,我国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专家表示,中国汽车出口的跨越式增长源于技术、供应链、物流等多维度的协同突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介绍,供应链自主可控保障了产业韧性,航运体系升级则打通了全球化“最后一公里”。全链条优势叠加,让中国汽车很好地实现了“走出去”。下一步,中国汽车品牌的重点是更好地“走进去”,实现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及生态出海”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