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王忻)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针对保健食品有组织的会议营销活动隐蔽性强、流动性强、涉及人员多且取证难、执法难等突出问题,在四川创新开展保健食品沙盒监管试点,推动会议营销监管理念转变、监管策略转型等方面先行先试,通过构建“事前报备承诺、事中录像备查、事后无忧维权”全链条监管机制,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投诉举报量大幅下降。
据了解,保健食品沙盒监管是指在划定监管“特区”,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下监管新理念、新路径,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智能技术构建保健食品市场竞争新秩序。保健食品沙盒监管机制在四川经过两年探索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建立规范准入机制,为会议营销“验明正身”。《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明确规定,在食品经营场所外,以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方式举办线下食品宣传推介活动的,应当提前三个工作日告知举办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并对宣传推介活动全程录像保存备查。
二是推动会议营销从“被动监管”向“合作监管”转型。要求经营主体签订诚信承诺书,实行产品资质、价格信息等“十公示”制度。对自愿进入沙盒的经营主体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破解了保健食品会销“游击战”“猫抓老鼠”式监管困境。
三是探索“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型。统一开发在线报备系统,搭建双向信息通道。会销场所设置录音录像装置,相关数据留存或接入监管平台,确保全程可追溯。同时,加强企业营销规范和指引,构建社会共治格局,通过建立“样板企业”评选机制和同业监督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为诚信合规经营的“良币”企业营造发展环境,将违规经营的“劣币”企业挤出市场,构建起“部门严管、群众监督、同业竞争”的共治格局。
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四川全省分两批在78个县(区)开展实践探索,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试点区域举报立案数同比下降66.09%,2024年上半年同比再降23.47%。目前已有近千家规范经营企业通过“样板企业”认定,带动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合规企业市场占有率增长超30%,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