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送別四叔!政商界重量級人物扶靈 市民冒雨送別
2025-04-29 来源:香港文匯網

四叔家屬昨日兩度見傳媒,在團體公祭開始前,四叔兩子三女以及兒媳婦、女婿一齊現身。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創辦人、愛國商人李兆基(四叔)上月辭世,積閏享壽100歲,昨日上午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團體公祭和大殮,其家屬已擇吉日將靈柩運返回原籍順德大良安葬,魂歸故里。大殮以佛教儀式進行,10名政商界翹楚扶靈,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新地資深董事郭炳江,東亞銀行執行主席李國寶,恒基副主席林高演和港大校長張翔。

梁振英、陳國基等政商翹楚為李兆基扶靈。恒基供圖

從前日開始,喪禮一直伴隨着時緩時急的初夏雨水,彷彿天公也在流淚揮別這位愛國商人及慈祥老人。昨日上午9時至11時為團體公祭,其間更是下起瓢潑大雨,直到開始舉行大殮的時刻,大雨才漸漸停歇。約莫到了正午,香港殯儀館室內進行大殮,中午12時30分辭靈,此時,室外陽光撒滿大地,似是四叔在與人間作別,正如靈堂正中橫匾上所寫的「上昇佛國」,留下的是愛與善,浩氣長存。

儀式上有人懷念四叔,不捨拭淚。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李家誠:感謝市民對父愛戴

四叔家屬昨日兩度見傳媒,在團體公祭開始前,四叔的兩子三女以及兒媳婦、女婿一齊現身;另外,儀式完成送別賓客後,四叔兩名兒子李家傑和李家誠再次見傳媒。李家傑表示,感謝各界的關心,已經擇吉日將父親的靈柩送回原籍廣東順德大良安葬,由於是私人送別,不會公開進行。李家誠則表示,全家人都很不捨得父親,父親積閏享壽一百歲,當時全家人都陪在身邊,父親走得很安詳,很感謝市民對父親的愛戴。

四叔廣結善緣,昨日為他作最後送別的政商及教育等各界人士絡繹不絕,包括中央港澳辦一局局長王振民,香港殯儀館對面特設的大型帳篷悼念區亦迎來一批批到場致祭的市民。

四叔墨寶「上善若水 自然無為」被印在紀念小冊子首頁。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四叔的墨寶「上善若水 自然無為」被印在《永遠懷念李兆基博士》的紀念小冊子首頁,由此讓後人揭開他的傳奇一生。在事業上,四叔曾說:「從商要以人為本,達至服務人群及賺取盈利的雙贏局面。」他將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總市值由30多億元,增值至一度逾4,700億元,為股東創造巨大效益,並同時為社會帶來巨大貢獻,集團成就四叔厥功至偉,四叔也曾被評選為「亞洲首富」。

在慈善公益上,四叔更是不遺餘力,其主要慈善項目幾乎遍布內地各個省份。其中,四叔最關心教育,深信培育人才、授人以漁,受益的不僅是年輕學子,更可惠及其家庭,惠及整個社會,貢獻國家。

據紀念冊上資料,早在1981年四叔率團訪京之後,即連同友好成立香港培華教育基金,為國家培養人才。迄今基金主辦和協辦的培訓教育項目超過770個,接受培訓的人數超過125萬人次。

以身作教 為善最樂

「我以自身的經歷及事跡向大家說明,無非是想大家明白所謂『為善最樂』,做慈善幫到人,就會快樂,多謝各位。」這是四叔曾在香港大學所作的一段講話,這個視頻片段出現在這兩天悼念現場大會循環播放的紀念李博士生平的約15分鐘影片內,畫面中,四叔向台下鞠躬,轉身走出鏡頭,有關四叔的畫面就到此為止,紀念影片亦到了結尾。

而紀念冊的結尾也寫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四叔也曾真誠寄語年輕一代,時勢永遠是製造英雄的平台,不同時代,有不同環境,提供不同機會,培養不同人才。四叔留給世人最重要的遺產,是一片真誠的愛國情懷,以及作育英才的慈善之心。

恒基老臣子:來世盼再為四叔打工

雖然下起滂沱大雨,但無阻大批市民到場向四叔作最後道別。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人稱四叔的恒基兆業地產創辦人李兆基上月與世長辭,昨日上午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公祭和大殮期間,雖然下起滂沱大雨,但無阻大批市民到場與四叔作最後道別。在殯儀館對面的大型帳篷悼念區,香港文匯報訪問多位恒基及子公司員工,他們對四叔行事親力親為印象深刻,是事業上的好榜樣、好老闆,對其離世深感難過;亦有與四叔有過一面之緣的市民長者欣賞其善心,即使路程輾轉昨日也來送四叔最後一程。

金先生。香港文匯報記者康敬 攝

李兆基生前曾擔任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金先生20多歲時入職煤氣公司,服務至今約40年,他說在李兆基帶領下工作得很開心,對其離世感到心情沉重。印象中的四叔為人隨和,金先生亦深受四叔行事作風影響,「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不可假手於人,一定要走到第一步,以後才能繼續走下去。」

蔣先生。香港文匯報記者康敬 攝

恒基營業部員工蔣先生效力38年,他稱讚李兆基是好老闆,「由年輕時做起,老闆可說是養到我老。」他最欣賞李兆基勤力、事事親力親為,即使退休仍心繫公司,對其離世深感難過,「香港有哪個大富翁,會派萬元利是給伙計?只有他,沒有第二個,他是唯一一個。很感恩,來世有機會我會繼續幫他打工,他永遠都是我的老闆。」

陳女士。香港文匯報記者康敬 攝

四叔在1995年創辦仁安醫院,陳女士退休前是仁安醫院的護士長,「當年在工作上,他很願意放手讓我們去處理,我很敬重他。」陳女士憶述,前些年在港島的一處公園,自己正帶着寵物龜散步,偶遇四叔,她知道那時四叔身體狀況有些不舒服,但還停下問她有沒有給烏龜起名字,「李博士真的很親民。」這個有關烏龜的故事陳女士寫在了留言卡上,她又寫下「您一路走好」,為四叔往生祈福。

葉婆婆。香港文匯報記者康敬 攝

70多歲葉婆婆輾轉問路終於來到現場向四叔致祭,她表示,曾在恒基旗下商場任職基層崗位,感受到公司管理層善待基層員工,「有非常好的機會及待遇,上司對我們很好。」她憶述,曾在一些典禮場合見過李兆基,認為他外貌慈祥,待人友善。她說,知道很多人都曾受惠於李兆基,欣賞其善心,希望香港有更多慈善家、愛國愛港商人。

瀋陽民間收藏家 千里來港道別四叔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在14年前,瀋陽著名民間收藏家詹洪閣因為公益事業,曾與四叔有一面之緣,詹洪閣前日特意來到香港殯儀館,向四叔作最後道別。

詹洪閣帶着這張14年前的合照到場,向四叔作最後道別。香港文匯報記者康敬 攝

2011年,清華大學百周年校慶,李兆基向該校捐款三億元人民幣興建「李兆基科技大樓」,那時詹洪閣亦向清華大學捐贈許多校史資料,詹洪閣對四叔的第一印象是隨和、親切。四叔當知道他從事歷史研究和歷史文獻史料收集搶救工作時,馬上表示年輕人有志氣,人生在世一定要對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還形容史料搶救工作是特別的貢獻方式,這番話給詹洪閣很大鼓勵。

「後來我想跟他合照,但他腿腳不便,仍堅持站起來跟我合照,於是我攙扶他合照,相片我一直珍藏着,擺在家中客廳。」詹洪閣後來還特意找到一份民國初年的順德李氏宗譜,轉交四叔,四叔也託人對他表示感謝。

詹洪閣坦言,四叔愛國愛港的情懷令人敬重,希望他的後代能繼承其遺志,更好地為國家、為香港建設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 趙霁
手机扫码浏览

阅读排行
乌官员称俄军袭击扎波罗热一基础设施 俄方暂无回应
特朗普称不排除军事夺取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控制权
韩国法院再度批准尹锡悦逮捕令
2025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纵深推进快递进村 补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短板
新闻精选
羅淑佩展開阿聯酋訪問:香港銳意成為穆斯林友善目的地
RankEZ香港開設地區總部 投資推廣署:積極助力科技企業出海
聯合國海洋10年國際合作大科學計劃「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西太平洋航次科研進展研討會
港產太空人2026年首飛!3大太空主題展館搶先體驗 零距離接觸宇宙奧秘
24小时热点
1文匯專訪港中大校長盧煜明:精英「厭戰」紛棄美 港吸人才好時機
2記者實測香港外賣:高溫下壽司變「細菌培養皿」 這些食物千萬別點!
3送別四叔!政商界重量級人物扶靈 市民冒雨送別
435+顛覆案|毛孟靜譚文豪郭家麒范國威刑滿出獄
5羅淑佩展開阿聯酋訪問:香港銳意成為穆斯林友善目的地
6RankEZ香港開設地區總部 投資推廣署:積極助力科技企業出海
7聯合國海洋10年國際合作大科學計劃「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西太平洋航次科研進展研討會
8港產太空人2026年首飛!3大太空主題展館搶先體驗 零距離接觸宇宙奧秘
9燉奶佬美孚最後分店 5.29日全線結業
10長洲太平清醮人太多?今年佛誕試試香港這3個冷門活動 輕鬆又應節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