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據《光明日報》報導,記者從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截至7月15日,二連浩特鐵路口岸今年出入境中歐班列突破2000列,較去年提前13天。
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是中歐班列中通道唯一進出境鐵路口岸。隨著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鐵路部門持續織密國際物流網,該口岸現有中歐班列運營線路73條,輻射國內24個省區60餘座城市,通達德國、波蘭等10餘國70多個樞紐站點。出口貨物品類日益豐富,從以前的機械配件、服裝鞋帽為主,轉變為現在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等為主,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增長態勢明顯,目前已超過40%。
為提升中歐班列通行效率,鐵路部門與蒙古國扎門烏德站推行“兩站一體化”運輸模式,通過“日對話、月會晤”對話機制,互通國境站間車流情況,精準鋪排列車到開計劃;依托“數字口岸”系統持續推進無紙化通關,加強與海關、邊檢等聯檢單位的溝通聯繫,高效組織中歐班列通關審核、優先查驗、換裝放行等環節,邊檢查驗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班列通關時間壓縮了5%以上。截至目前,二連浩特鐵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歐班列同比增加138列;運送貨物22.65萬標箱、256.3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7%、10.5%。
口岸通關數字化轉型和多部門的高效協作,成為中歐班列穩定運行的高效通行密碼。自2013年首列開通以來,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已累計通行中歐班列1.9萬列。中歐班列組成的“鋼鐵駝隊”,為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交流發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