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對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該使之為各國各地區人民造福。我們要以全人類福祉為念,推動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11月1日,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二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強調。
人們注意到,從元首雙邊會晤到向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書面演講再到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此次韓國之行期間,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人工智能。
此次會議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人工智能倡議》等成果文件,《2025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慶州宣言》指出:“認識到人工智能將重塑經濟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時也可能帶來新的挑戰”“呼籲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及性、可信性和可靠性”。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深化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國際合作,對於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增進各國人民福祉都有重要意義。
“十四五”以來,中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搶抓科技革命機遇,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佔全球總量的60%,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規模超過5億人。同時,中國已成立總規模600億元的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編制人工智能科技倫理服務管理辦法,成立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推動產業生態持續完善。
習近平主席曾深刻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要推動各方加強發展戰略、治理規則、技術標準的對接協調,早日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範式變革,加強人工智能同產業發展、文化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相結合,搶占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制高點,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並對加強人工智能治理作出明確部署。
今年7月,中國政府就提出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初步考慮總部設在上海。 9月,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方願同各方共同建設好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共享人工智能發展紅利。
此次APEC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再次闡明深遠考量:“中國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希望通過發展戰略、治理規則、技術標準等合作,積極為國際社會提供人工智能公共產品。中方願同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一道,共同提升民眾人工智能素養,彌合亞太地區數字和智能鴻溝。”
在APEC會議這樣的重要場合,就推進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髮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體現了引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潮流、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適應技術變革的遠見和擔當。
《亞太經合組織人工智能倡議》的發表,體現了各方對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共同期待。有放眼長遠的擘畫,有清晰務實的舉措,各方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類,前景可期。
策劃:李忠發、張曉松、韓墨
主編:朱基釵、楊依軍
主筆:張研、馬卓言
視覺:賈伊寧、張樹志
新華社國內部、國際部聯合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